世界读书日:阅读与我们

来源:文艺报 作者: 时间:2021-04-23 【字体:

    你们不会背叛我

    赵丽宏

    假如命运必须把你置入这样一个境地:独自一人幽囚于黑暗的洞穴,没有说话的友人,没有温暖的阳光,没有音乐,没有花草,没有任何可以交流的生命……只有一支蜡烛,可供你在昏暗的烛光中欣赏自己晃动的孤影。在这样的绝境中,如果允许你选择一件东西作为陪伴,你会选择什么呢?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书,选择一箱我所喜欢的书。

    我们曾经生活在无法自由阅读的时代。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50多年前,我在偏僻的乡村“插队落户”,每天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一盏飘忽的油灯下,偷偷地读一本“禁书”的情景。所谓“禁书”,其实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著。那时年轻,前途迷惘,未来的一切都不确定。然而我非常幸运,在孤独中,有书陪伴我。这些书的来源,也是那个闭塞时代的传奇。我从城市带到乡下的书屈指可数,绝不可能满足我漫长插队生涯的阅读渴求。我的书来自周围的农民,来自远方的朋友,来自被遗弃的书库。我居住的那间漏风漏雨的草房,因为有了堆在床头的那些书,变得温暖丰盈,成为我美妙的宫殿。白天在田野里干活,腰酸背痛,饥渴难耐。但是只要想到天黑后,我的草屋中有一盏油灯亮着,有一本我喜欢的书在等着,所有的辛苦劳累都可以忍耐。有所期盼的生活,不会通向绝望,而这期盼和读书相关,那就是希望。在那段岁月中,是书驱散了我的孤独,使我在灰暗中心存着对未来的期冀,保持着对理想的憧憬。在那盏飘摇不定的油灯下,书籍引我冲破封闭和黑暗,向我展现辽阔的光明。因为有了书,那段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日子变得很充实。我的文学生涯,就是在那盏伴我读书的油灯下起步的。

    写作和编辑是我的职业。然而我总觉得,对我来说,写作和编辑都是业余的、暂时的,读书才是专业的、永久的。写作需要情绪,有激情和灵感时,可以一泻万言,而缺乏创作的欲望时,很多天写不出一个字。读书就不一样,这是每天都可以享受的快乐。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超然物外,宠辱皆忘。一本薄薄的小书,可能是一位睿智的先人以毕生的心血探求的结晶,而我可以在几个小时里读完它,可以在一个夜晚游历一个漫长的时代,并且发现其中的精髓,这是何等的快乐。选择读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书作为人生伴侣,实在是一件明智而幸运的事情。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享受中,别的享受都有尽头,读书却是长久的。只要还活着,还能用眼用脑,便能继续读书,继续享用这永不会失去美味的精神佳肴。

    天下的书籍浩如烟海,作为读者,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其中几滴晶莹的水,几簇飞卷的浪花。读书,必须选好书,选真诚至情之书,选睿智渊博之书,选独特深邃之书,这是爱书人的共识。

    读一本好书的感觉,像看一朵花在你的面前慢慢绽放,每一朵花瓣,每一缕花香,都会在你的周围形成美妙氤氲。

    读一本好书的印象,像听一段波澜起伏的音乐,你的心弦会被那些动人的旋律拨动,那些神奇的音符会留在你的记忆中,久久回旋荡漾。

    读一本好书,也像和一位智者对话,他会把你引入宽广幽邃的天地,让你认识历史的悠长、天地的浩瀚,了解生活的多彩、人性的曲折。

    读书的过程不仅是欣赏沉醉,也是辨识思考,读那些写出真性情、真见解的好书,会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思绪情感和所读之书融为一体,那是精神的升华。

    很多人曾经忧虑,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中,在物欲泛滥、娱乐至上的风气中,我们这个以读书为荣的民族,是不是会淡忘了阅读。好在现实并非如此,读书的风气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蔓延。

    也有很多人担忧,现在的阅读风气多的是“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还有出于功利目的的阅读。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真爱读书的人们,还是会追求阅读的美好境界,这样的境界不仅在于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和感动,还在于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读者和作者之间会因为理解和感悟而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对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也许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是很正常、也很有意思的事。一本旧书,因为有了新的知音,便有了不同以往的新生命;一个读者,也会因为读一本好书,启迪了自己,提升了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为开阔。

    在黑夜里,书是烛火;在孤独中,书是朋友;在喧嚣中,书使人沉静;在困慵时,书给人激情。读书使平淡的生活波涛起伏,读书也使灰暗的人生萤光四溢。有好书作伴,即便在狭小的空间,也能上天入地,振翅远翔,遨游古今。漫长曲折的历史和浩瀚无尽的宇宙,都能融汇于心,化作滋养灵魂的清泉。

    有人对书籍的前途担忧,他们认为将来终有一天人类会抛弃书籍,原来由书籍承担的功能将被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现代媒体所取代。我以为这是杞人忧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科技新产品和娱乐消遣手段能取代传统的阅读。只要人类的文字还没有消亡,书籍就会保持着它的魅力,识字的人们便会从他们感兴趣的书籍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精神自由的遨游,是想象力无羁的腾飞,是心灵的旅游,更是超越时光的思索。只有文字构筑的世界——书籍,才能创造这种快乐。有没有资格和机会享受这种快乐,是文明和落后、高雅和粗俗的一个分界。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会如此。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题为《你们不会背叛我》。这首诗中的“你们”,便是我读过的好书,是那些陶冶过我、感动过我、影响过我的书。我在诗中这样写:

    是的,假如有一天

    所有的朋友都离我而去

    你们不会背叛我

    永远不会,永远不会

    你们已经铭刻在我的心里

    已经沉浸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思想的每一个角落

    在我情感的每一根血管

    你们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任何力量无法驱赶

    你们博大美妙的形象

    ……

    我用目光默默地凝视你们

    我用思想轻轻地抚摸你们

    我用心灵静静地倾听你们

    我的生命因你们的存在而辉煌

    我的生活因你们的介入而多姿

    岁月的风沙可以掩埋我的身骨

    却永远无法泯灭你们辐射在人间的

    美丽精神啊……

    我想把我的这首诗,送给所有和我一样对书怀有深情的人们。

    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

    黄国荣

    我相信,思维正常的人,没有人愿意活成行尸走肉;我更相信,当代人谁都不会说我只需要物质生活,不需要精神生活。然而意念是一回事,实际生活又是一回事,每个人每天怎么生活,又该怎样生活,不靠说,而在做,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阅读也是如此。

    从小到大,人都要经历生长、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包括肉体与素质两个方面:

    物质生活给人提供物质营养,保障肉体的生长、成长、成熟。生存和活命是人生在世的第一要义,人只有活着才能进行其他的一切行为活动,故而物质生活是人赖以生存的第一需要。

    精神生活给人提供精神营养,保障人的素质的生长、成长和成熟。人的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源,并非从天上掉下来,而要人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创造,人的智慧与劳动技能只能通过精神生活获取,故而精神生活是人生存的第二需要。

    正如前述,物质生活是人得以生存的第一需要,但人活着并非只为了享受物质生活。人活在世上要有作为,也要有创造。人的素质是成败的决定因素,包括人的性格、信仰、思想、情感、意志、智慧、胆识与才能等诸多方面。素质只能在长期的学习、思考、修养、研究、实践中得以磨炼、培养与提高。假如忽视精神生活对心灵的滋养,忽略素质的修养与提高,即使有强壮的身体,也不过是行尸走肉。

    知识是人综合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探索的经验总和。知识只能“学而知之”,而不可能“生而知之”,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也是精神生活中最日常、最重要的形式与内容,因而它是生存的第二需要。有些人认为不阅读照样能够生活,原因很可能在于他自幼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或者说,阅读没能成为他生活的习惯,其生活的状态也可以想象。

    新型冠状病毒把人类的生活秩序彻底打乱,使得宅家成为史无前例的无可奈何。这种无可奈何也迫使人们改变了生活的方式与程序,让阅读成为更多人充实生活的选择,我也再一次从中真切地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

    去年春节后,儿子、儿媳开始正常上班,10岁的小孙女已上四年级,但学校尚未复课,孩子独自一人在家,午饭和学习要怎么安排都成了问题。没想到,小孙女自己把宅家的作息、学习、阅读、锻炼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给我发信息说没书读了,我有点奇怪,不久之前刚刚给了她曹文轩的13部小说,没想到已全部读完,还写了《青铜葵花》的读后感。儿子对我说,书房里有一屋子书,就让她读世界名著吧。我先给她选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前后也就一周多的时间,她又读完了。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挺好的。随后,我又给她选了《契诃夫小说选》、莫泊桑和欧·亨利的小说选。我和她的奶奶一人一天给她送午饭,隔天我去送饭,她跟我说,契诃夫太难读了,读了两篇,都没读懂。让10岁的孩子读契诃夫,确实有点为难。但我想能让她从读不懂到读懂,进而发展到喜欢,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阅读的机会。于是我跟她说,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一生写了700多篇小说,爷爷也只读到他作品的很少一部分,爷爷跟你一起重读契诃夫吧。小孙女有点疑惑,一起读?怎么个读法?我说,你先读,然后咱们一起讨论,当天我们就讨论了《一个文官的死》。

    我问她读后有什么感受,她说一个小官打了个喷嚏,把唾沫星子喷到了大官的头上,怎么就死了呢?我问她小说写了几个人物,她说写了一个小文官、一个文职将军。我再问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小官在剧场看戏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喷到了前面将军的头和脖子上。我再问喷嚏打过之后,小官跟将军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小官看到将军一边拿手套擦头一边嘟嘟囔囔,小官知道将军不高兴了,他很害怕,跟将军道歉。我又问将军是什么态度。她说将军说了没关系,但好像不高兴。我问小官在剧场道歉之后又做了什么,她说又赶到将军办公室道歉,将军很烦他,朝他吼,让他滚,回家后小官就死了。我追问小官为什么要反复向将军道歉。她想了想说,将军官大,小官怕他。我再问小官为什么要怕将军?她又想了一下说,小官是不是怕将军报复他?我这才说,你说对了,小官惧怕报复。小官表面是怕将军,骨子里是怕他手里的权力,这是小说的主题。小官的死有偶然性,但这偶然存在于必然之中。小官道歉,尽管将军说了没关系,却并没和气地说原谅他的话。小官再道歉,他竟脸色铁青,周身颤抖,大叫“滚出去!”而且顿着脚重复了一遍。小官这才被将军吓破了胆,他是在恐惧报复的重压之下死去的。

    契诃夫处在沙俄封建帝国专制统治时代,当时必然存在得罪大官遭报复的历史事实,小说是对那时官场以权欺人现实的揭露与批判。他的许多小说都是揭露批判当时专制制度的腐朽与丑恶,却又不能写得过于直白。所以他的小说不那么注重故事,也不是特别注重细致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以人物的行为表现内心活动,用含蓄的叙述和辛辣的讽刺笔调抨击官场现实的丑恶,文字比较隐晦。她这才说好像有点明白了,专制独裁的大官一句话能吓死人。小孙女对读契诃夫的小说产生了兴趣,我们俩就这样一起读契诃夫。她每天读一篇小说,我隔天送一次饭,跟她一起讨论两篇小说。我们一起解读了至死都不放弃虚荣心的《不平的镜子》,批判了“有理无钱莫进来”衙门作风的《查问》,还有与世隔绝空做嫁妆的《嫁妆》和揭露金钱导致道德败坏的《在海上》,以及嘲笑畏惧大官见风使舵的《变色龙》等20余篇小说。

    由此,阅读成为了我们生活的程式与常态。今年,小孙女已上五年级,到现在她已经读了91本中文图书、5本英文原著。阅读成为了她的生活习惯,也锻炼了她的写作能力,目前她已经在《读友》上发表了《我家的小金鱼》《拔萝卜》《跳长绳》3篇作文。我相信,阅读对于她的成长、成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几部日记看读书如何日常化

    绿茶

    中国历代读书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宋代有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等,清代有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孙星衍的《廉石居藏书记》、李慈铭的《越缦堂读书记》等,举不胜举。这些著作有些是目录学专著,有些则为私人藏书读书志。

    作为一名读书人,日常化阅读似乎无需赘言。然而,在忙碌的现代人看来,日常读书似乎是很困难的事情,甚或是没有太大必要,手机或网络化阅读才应该是现代人的日常。固然没错,所有的阅读都有其价值,但生活在互联网世界的我们,如果每天能短暂抽身,离开一下那个海量讯息的世界,回到书房的角落,捧读心仪的纸书,会是喧嚣世界里难得的清凉。

    我一向主张谱系化阅读,给自己构建一套有效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方法。这比东一本西一本,拿到哪本读哪本来得好一些。因为人的一生毕竟短暂,留给阅读的时间更是有限,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阅读经典而有效的书籍,无疑是理想的阅读方法。

    今年伊始,我读到一本《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这本书是民国时期日本学者仓石武四郎在中国留学期间的日记,所记均为他每天在琉璃厂书肆淘书、读书、校书,以及和民国文人的交往等。仓石武四郎在日记中坦言,自己写这组日记是读了清代学者李慈铭的《越缦堂读书记》,而效仿之。“(1930)1.3.初三日。晴,寒甚。偶翻李越缦日记,破动效颦之兴。”

    李越缦日记即《越缦堂日记》,是晚清四大日记之一,现存日记起于清咸丰甲寅(1854)3月14日,止于光绪甲午(1894)元旦,凡40年。李慈铭,浙江会稽人,一生仕途失意,秉持求索不倦的学问追求,在经学、史学方面有很高成就。其中,《越缦堂日记》以读书笔记之识见闻名于后世,辑录自日记的《越缦堂读书记》分别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发行的两种版本。

    《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为仓石武四郎先生在中国游学几年的记录,其中“读书记”部分则为《述学斋日记》,所记为其在中国最后半个月读书生活,自1930年1月1日至8月6日。所涉民国旧书肆几十家,交往民国文人数百位,而典籍善本阅目无数。民国书业常态在这位日本“书肆巡阅使”日记中,非常详细而生动地记录下来。“点书竟日……校书竟日……赴琉璃厂文昌馆看封书……”这些日常记录有着民国书店业丰富的细节,今天读来,唯实羡慕那个书业的黄金时代。

    而另一部扬之水日记《〈读书〉十年》,则记录了扬之水自1996年12月15日到三联《读书》编辑部上班,截至1996年4月15日调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止,总计10年间的日记。所记多为《读书》编务(取稿送稿,读书日活动)、买书记录、读书记录和友朋往来等。交往最多的除读书编辑部成员,再就是冯亦代和丁聪,两位都是《读书》杂志重度参与者,取稿、送稿、取版式等。此间,还包括扬之水最频繁交往的几位文化老人,有钱锺书、杨绛、徐梵澄、金克木、王世襄、张中行、赵萝蕤等。

    读完三卷本扬之水《〈读书〉十年》,我被扬之水老师的勤奋和学问深深折服。

    “往编辑部……发稿一日……读书一日……往北图阅书……和老沈及编辑部同仁吃包子……往丁聪先生处取版式……往冯亦代先生处取文章……往谷林先生处取校样……拜望梵澄先生……去人教社访负翁……往北大访金克木先生……访王世襄先生及师母……访赵萝蕤师……与遇安师见……往社科院访杨成凯……到范老板家送书……陆灏来京,邀其访梵澄先生……老沈又乱发一通脾气……”

    摘录其中一天日记,内容如下:

    “(一月十四日)忙乱一周,终于可以坐下来静静读书了。年来过手之卷,怕也有千数了罢,读至忘情处,真是全然忘却书外的一切,唯此为乐。明白陷入其中是为大忌,但既已知自己非学问中人,便做一书囊,书痴,乃至书橱,岂不也是人生一种。钱锺书有论:‘读书以极其至,一事也;以读书为其极至,又一事也。’其本意是论辩沧浪诗说,而今我即取此后者为事,就最得人生之趣,故长快乐。所不乐者,是仍需勉力工作,以赚取购书之资。好在供职于《读书》,总算不稍离于书。”

    一日复一日,10年间,从《读书》小编赵永晖到学问大家扬之水,“棔柿楼读书记”无疑是最优秀读书日课,也是最让人羡慕的编辑日课。如今,扬之水老师已是很权威的学问中人,研究大著频频出版。在读完她的10年读书日记后,我对她的这些成就深有感触,一位学者的养成,就是基于这样的读书日常。

    自3月始,我亦决定效仿前辈学人,记录每天的所读、所想、所思。转眼一个多月,越写越觉得充实,原来看似日常的读书生活,用白纸黑字记录下来,能够给人一种充实满满的感觉,在记录时重新回味阅读时的体悟、快乐和趣味,实为读书人最幸福的时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是唐代诗人王湾的诗句,我觉得很符合我们对待阅读的态度。读书应该是对于自我修养的注重,而不应该抱有太功利的目的,对我有用才读。日常化阅读,就应该是这样一种态度,正如行船于潮平的河道上,懂得欣赏两岸开阔的风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