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

  • 《中国设计全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20卷,以中国社会数千年设计事物为载体,涵盖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设计,是一个外来词汇,对应于英语中的Design。但汉语“设计”是否与英语的“Design”意思一致,是需要商洽的。汉语的“设计”在中国经历了非常复杂的道...
  • 我在阅读傅宁军长篇报告文学新作《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的时候,特别关注他的结构。他写了上百名大学生的从军经历,怎么把这么多大学生的故事串联成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这是考验作家功力的地方。把大学生的经历串连起来的线索就是作者的采访过程,包括采访...
  • 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经典?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文学经典是一种修养,或者一种风雅,文学名著读得越多越好。最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上学的时候一头扎进去,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但是随着书越读越多,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经典作品读得快,忘...
  • 用什么样的立场和观点来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解读这两大历史阶段的联系与区别,始终是这一时期中共党史研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研究的重大问题。最近,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
  • 《方步集》 徐文秀著 红旗出版社出版   大凡称得美文,总是用精彩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前者是翅膀,失之无以灵动;后者是内核,失之难以行远。读徐文秀《方步集》,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不由自主融入他踱方步的节奏,踏进他用心经营的智慧高地。轻松愉...
  • 贾平凹创作的一系列长篇散文,印证着他还原散文本真的努力:大而化之,大可随便,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探索散文文体,从提出“美文”、“大散文”概念到“行动散文”、“激情散文”一系列鼓与呼,他注定是一位躬身先行以获得质感和美感的旅行者。在《定西笔记》中...
  • 我认真地读过两遍阿尔贝·加缪的《鼠疫》。第一次是1980年秋天买到上海译文社顾方济、徐志仁的中译本时,另一次是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北京流行,困在家中不知所措的时候。头一次看,虽然对书中人们面对瘟疫时的种种态度印象很深,可毕竟是局外人;非典流行,不知...
  • 《国家》或许是去年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部报告文学。它的题材巨大:2011年,中国在战乱中的利比亚撤出35860名侨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撤侨行动。何建明充分显示了作为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家驾驭巨大题材的能力,瞬息变幻、间不容发的危机,最高层的决断和意...
  • 这部《生死十日谈》,沉迷于娱乐的人们不宜读它。一个作家,在昏暗的农舍中倾听令人抑郁和心碎的讲述,有关一个一个的自杀。孙惠芬写道:“在我越来越狭窄,只能通过媒体了解世界的专业作家生活中,小人物的自杀,平民的自杀,似乎很少撞入我的视线”,但是现在,...
  • “平原上有句话叫:春风裂石头。这又是一种温和造就的惨烈。”作家李佩甫这一次虽然将笔尖落在了城市,但一笔一画背后吃重的依然是他的平原,——流年散漫却在春风中生出惨烈的平原。“我”自来到城市的第一天起,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背景”。背后有喂我长大的...
  • 两个家庭,每周一次,一桌六人的聚餐,菜肴丰盛、话语寡淡,貌合神离、各怀心事,这是小说《六人晚餐》中反复出现的一幕。晓白失去了父亲,于是他的母亲苏琴与钳工丁伯刚走到了一起。但在苏琴的心里,终日以酒为伴的丁伯刚是远远无法跟死去的工程师丈夫相提并论的...
  • 黔北,有娄山关、赤水河、遵义会议会址,有茅台镇酒香氤氲,人们日常生活细节里闪烁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这片山影如屏、生机勃勃的土地,有着另一种丰饶。姚辉的这部《在春天之前》(宁夏人民出版社),让我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新的认知:辽阔、深情、幽微、个性鲜明,...
  • 在中国文学史上,和陶渊明、谢灵运一样,明代的袁宏道(字中郎)属于开宗立派式的人物。以他为轴心的“公安派”扫旧诗之陋习,为末世之前驱,力矫明朝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之时弊,提出“代有升降,法不相沿”,“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等文学主张,并自觉运...
  • 2014年11月15日 任溶溶眼睛里的世界
    在中国,但凡熟悉外国儿童文学的人,几乎都知道任溶溶的名字。我就是通过阅读任溶溶的翻译,领略《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洋葱头历险记》、《彼得·潘》、《长袜子皮皮》、《女巫》的神奇与趣味的;即便是不熟悉儿童文学的中年人,听说《没头脑和不高兴》、...
首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尾页 共589条信息/共24页 转到第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