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用古老智慧温润现代生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时间:2020-12-21 【字体:

河北石家庄第一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手绘冬至民俗画。新华社发

山东枣庄税郭镇的志愿者在当地敬老院开展“暖心饺子迎冬至”活动,与老人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孙中喆摄/光明图片

江苏苏州平江实验学校的学生在“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节上诵读国学经典。王建康摄/光明图片

【我的“节气故事”】

编者按

今天,一年之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如约来临。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虽然其深植于农耕文明,但在时代变迁中,仍不断被传承弘扬,焕发着温润的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重要论述,并提出殷切期望。如何让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活态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我们邀请致力于节气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讲述自己与节气的点滴故事、对节气的深邃之思。

在节气流转中咂摸生活味道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民俗学家 萧放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时间体系,它以自然时序提示着、服务着我们的生活,带来传统文化的温暖和智慧。围绕冬至以及其他节气形成的活动形式、饮食习俗丰富多彩,令人难忘。

有一年冬天,我在深圳开会。午饭时,每人面前都摆放了一碗小汤圆。一问,原来是为迎接冬至而准备的冬至团。我此前只知道福建有冬至团,那天才知,岭南也有与冬至有关的食品。当即想起,一位马来西亚学者曾给我看一张华文报纸,上面登载着当地华人冬至吃汤团的情形。可见,虽然跨越千山、地域相异,但节令文化始终以不同的民俗习惯为载体,不断传承发展。

节令文化还关联着人间亲情。有一年春天,我接到母亲股骨骨折的消息,急忙赶回老家探视。在病房陪伴母亲闲话时,突然听到窗外叫卖软曲粑。这是一种清明时节特有的食品,而我已有几十年没尝过了。当年,我的博士论文做的是关于《荆楚岁时记》的研究,这本书里就记载了荆楚人清明时用鼠曲草加工成糕团食用的故事。想及此,我不禁向母亲忆起小时候的情形:每到清明时节,田边长出成片的青蒿(鼠曲草),蒿叶背面有软软的绒毛,我们采上一箩,在碓臼里捣碎,与米粉一起搓揉做成“粑粑”,讲究一点的在里边裹上芝麻红糖。待上锅蒸熟后,糕团的清香便填满了农家屋舍……那次病愈后,母亲记住了我的小遗憾,便让家人采摘新鲜鼠曲草晒干留存,到食用时浸泡捣碎,与米粉一起搓揉、蒸制,虽不如当季新鲜,但清香依旧。现在,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年了,每当我回家时,弟弟弟媳仍会特地蒸上一笼,让我品尝,临回北京时还带上一些。清明的时令佳肴,是我割不断的乡愁。

印在我脑海深处的,还有很多节令仪式。例如浙江衢州的九华立春祭。寒冷的清晨,人们聚在梧桐神殿,静静等待春的到来。在春来那一刻,众人齐声高呼“春来了”,现场顿时热烈起来。杭州有半山立夏节,每年的送春迎夏仪式盛大热闹,且与都市人跑山健身的习俗相结合,使立夏成为杭州人全民健身的日子。立夏称人、立夏吃蛋、立夏吃乌米饭都是江南习俗,在半山立夏节中依旧传承。人们在运动健身、品尝美食中咂摸生活味道,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体验中华民族独有的乐趣与美好。

把节气“穿”在身上,穿出时尚

讲述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 郭瑞萍

有谁想过,节气还能“穿”在身上?我们做的,就是这样的事。2015年,我和团队创立“度兮”品牌,提倡“人生有度,大美化兮”。

有一年,我们带着“度兮·二十四节气”时装发布会走进了“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现场。这场发布会,把节气文化与舞台表演、服装设计充分融合,观众的反响很是热烈。

当时正是芒种前后,为了体现节气特征,我们在舞台设计上精心准备:将3600束烘干的麦穗插在一种类似蜂巢的白色材料上,在舞台两侧打造出麦浪的效果,烘托夏收氛围。观众入口处变成了一片人工麦田,寄托着丰收的美好寓意。发布会结束后,观众可以从麦田带走一束麦穗,也把其中传递的节气文化带回家、带入生活。

发布会上,我们推出了一款麦色半透明的春夏服装,应和芒种节气。在设计时,我脑中想到的是风吹麦浪的场景,阳光洒在麦田上熠熠闪光,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于是,我们使用了麦色透明丝、金银丝等材质,让服装呈现出隐隐约约的效果,在舞台效果的烘托下,展现出一派浑然天成的气象。

我们陆续推出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九个节气相关的服装设计,通过自然情景、意象与色彩的变化,结合精良工艺,打造出层次丰富的款式。

这几年,我发现周围不少80后、90后都对二十四节气很感兴趣,他们把节气文化融入美食、音乐、舞蹈以及家居设计之中,让生活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上升到了诗性层面。

在我看来,二十四节气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一种时间载体,是中国人看世界、看人生的智慧的浓缩。作为华夏儿女,传统文化的基因始终深埋于我们心中。只要时机合适,它就能够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今天的中国,正日益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中国文化以全新姿态展露于世界面前。从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受青年们关注就可知,传统文化仍然浸润着百姓的生活,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

手绘动画,唤醒大众的科学情怀

讲述人: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晓凡

对于做气象科普的人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个非常特别的题材。它是古人创造的一套时令、物候认知体系,是科学和文化的完美结合。我们被它的美感打动,设计制作了一套节气系列科普产品。

那时,手绘动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科普形式。创作前,我们考虑到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所以尽量将视频做得短小、活泼、贴近生活,让大家看得轻松愉快,最终达到科普效果。在这个系列视频里,每个节气做一集,时长不超过2分钟。每集的内容结构也比较类似,一般先介绍每个节气期间的天气气候特征,有时会针对一个大家可能误解的,或者较有意思的科学问题给出气象学上的解释,然后介绍与这个节气相关的历史典故、特色民俗、饮食文化等等。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最早出现的节气词之一。我们在这一集的开始,首先介绍了春秋时代古人确定冬至日期的方法——观察木杆影子的变化规律,很自然地引出了冬至在天文学上的特殊意义:它是太阳直射点位置最南的一天,在北半球,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因此,北半球的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考虑到这些,我们在动画里把太阳用拟人手法来呈现,冬至是太阳“上班”时间最短的一天,所以它非常开心,画面表情很活泼。我想,不少上班族看了应有共鸣,会心一笑。

冬至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个转折点。有人可能会想,冬至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时间最短,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事实上并不是。我们用科普动画向大家形象解释:陆地的比热容大于空气,之前的太阳辐射能量逐渐积累在了陆地深层,这些热量慢慢释放,所以冬至这天并不会是最冷的。

我们的作品还侧重文化解读,主要介绍古时人们过冬至的习俗。冬至是数九的开始,我们有流传下来的“九九歌”,还有“九九消寒图”,图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个九画字的构思非常巧妙。这些元素被放进视频里,很多人看后产生了兴趣,然后就去写字或者画梅花,做各种形式的消寒图,成为一种延伸到屏幕外的互动形式。

最后,要讲讲饮食文化。在北方过冬至,大家会吃饺子,这天吃饺子寓意“抵御寒冷,保住耳朵”。我们在动画里就用捂着耳朵吃饺子的卡通人物把这个说法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在南方过冬至,人们会吃赤豆糯米饭,亲朋好友其乐融融。

我想,每集2分钟的动画包含不了太多内容,让观众看得开心、涨点儿知识就很好了。当然,如果大家产生了兴趣或者疑惑,想要进一步探索,唤醒了心灵深处的科学精神,我们就更满足了。

布料拼贴出的民俗别样精彩

讲述人:江苏省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布艺代表性传承人 祁竞

南京布贴画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越来越多的人跑来观看,想要学习这门技艺。于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决定:用布贴画演绎二十四节气,面向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开设“妙‘布’可言”画民俗公益课堂。

这个任务落到了我肩上。接到任务后,我首先收集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很多资料,充分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原来,每个节气都有“三侯”,这三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诸如气候变迁、动植物的生长及习性变化、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的饮食起居等等。依据这些民俗,我按照布贴画的特征构思、创作,反复摸索,终于把课件做成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妙‘布’可言”画民俗之二十四节气课程的第22节课。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比如,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北方地区,则有每年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于是,我就把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用在了冬至这幅布贴画的创作上。我选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圆形材料,用一块木头纹理的布料制作成面板。画面中间有一个装肉馅的盘子,面板上有包好的水饺、刚刚擀好的饺子皮、擀面杖,还有制作馅料的葱和香菇等。一道道制作工序后,平日里闲置的碎布料变成了一份秀色可餐的“美食”。

这项活动推出后,很快受到了大家关注,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们,都很喜欢这个“神奇课堂”。

不知不觉,我担任布贴画任课教师三年了,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很多。往大处讲,面对青少年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觉得很自豪。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有助于他们增长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往小处说,青少年学习布贴画,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成为美育的重要方式。

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日新月异,布贴画记录着这一切,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美好与精彩。

时间嘀嗒,我们这样感受节气变化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汉语言专业本科生、文渊汉服社原社长 徐杰

高中时,我偶然参加了一次关于汉服文化的社团活动,主讲人关于传统服饰的讲解仿佛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传统服饰的形制、纹样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我和很多人一样,对此很感兴趣,却不太了解。2018年,我考进中国人民大学,欣然加入文渊汉服社,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今天是冬至,我想讲讲我们的品牌活动——“冬至雅集”。活动中,我们有冬至诗词的讲解和吟诵环节,还有绘制“消寒图”、茶艺展示、汉服表演等内容。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绘制“消寒图”。雅集上,我们为同学们分发写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个文字的消寒图,每个字都有九笔,请他们每天描一笔,待九个字描完后,就会发现已入春天。从接到消寒图开始,我每天描一笔,然后顺带附上一句相关的诗词。其间,我一边学习相关诗词,一边记录天气、观察岁时变化。刚开始不太有感觉,但是越往后越会发现,岁时变化往往藏身于身边最微小的地方。比如,某一天突然感到屋檐开始向下滴水,第二天发现屋顶上的雪已经悄然融化;某天忽然发现草叶长出新芽,转眼间便有了蒙蒙绿意……在这一笔一画中,我能感受到古人制定节气的巧心,也能感受到与古人自然地贴近。

我还参与筹办过“履霜诗会”,在霜降时节与同学们到圆明园赏秋,通过“飞花令”活动品读与霜降有关的诗词作品,在娱乐放松中感受传统之美。当我们来到户外,吟咏着诗句,轻抚落叶上的白霜,就仿佛触摸到了秋天。

每次筹办活动,我们总能得到各界支持,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常有同学问我,为什么对举办活动这么有激情?我想,最重要的,是一个小小的心愿:我希望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影响更多人参与其中,带动大家一起领略传统之美、传扬文化之光。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王斯敏、张景华、袁于飞 本报通讯员 刘钊汐)

节气文化,宝贵财富润泽至今

大雪过后,冬至降临。

二十四节气里,冬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日子,它是一年阴阳两气转换的终点和始点。唐代,过冬至时大家要互相拜年。直到今天,江苏苏州一带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近几年,尤其是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关注度逐年提高,节气文化也不断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润泽着我们的身心。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时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直接相关,自秦汉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从空间区域看,其流传遍及大江南北,影响远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在长期而广泛的流传过程中,我们的先民积累了各种各样与不同地域相适应的、非常丰富的节气知识和民俗文化。我们在农业谚语、生活习惯、饮食习俗等诸多方面,都能感受到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影响。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其所蕴藏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等理念更加引起重视,人们对这些节气知识和文化的挖掘更加深入。可以说,这是一个文化传统再发现的历史过程。需要强调的是,二十四节气是先民基于对太阳运行规律的科学观测总结出来的一套时间体系,科学性是其世代传承的强大支撑。

今天,节气文化的热度不断升温,离不开很多学者、志愿者的持续努力,他们以普及常识、传递文化等方式增进人们对节气的兴趣与了解,还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文化,使“老古董”焕发新容颜。比如,近几日,我收到了山西省翼城县李雪峰先生撰写的一本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为了写这本书,他退休后十年间查阅了大量书籍,多方请教专家,并奔波全国各地,拍摄体现各个节气特点的照片。这样的行动与情怀,让人心生温暖。

如何更好地推动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创新?我有几点思考:要注意节气的日常性,二十四节气就在我们身边,唯有将节气融入日常生活,才能让节气文化活态传承;要意识到节气流传的持久性,历史上我们的先民围绕二十四节气留下了很多习俗,需要认真发掘、合理继承;要重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本质,在不同的节气,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饮食、睡眠等;要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们更多地认识、了解节气文化。我相信,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日益强烈,二十四节气文化一定会被传扬光大,翻开更加华彩的新篇章。

(作者:刘晓峰,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王斯敏、张景华、袁于飞 本报通讯员 刘钊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