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为:艺术来自真实生活体验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华 时间:2015-08-25 【字体:

时隔两个月,再次见到刘大为,胳膊上手表遮住的皮肤和别处的反差更大了,“从四川大凉山采风写生回来,又去了内蒙古,我曾经生活成长的地方。”这半年多来,下乡采风是他生活的常态,事实上,不间断的写生,早已成为刘大为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方式。他端坐在椅子上,翻开了手中的画册《史诗与牧歌》,其中的《工地组画》是一组反映建筑工地工人劳动场景的作品。“有人认为工地有什么可画的,都是些钢筋水泥冷冰冰的东西,尘土飞扬,国画也不好表现。”刘大为这样看当代工业题材的中国画表现,“长的钢筋很软像荷花秆一样,盘条跟藤条很像,建筑工人劳动的场景、休息吃饭的情景都很生动。工业题材也一样可以用水墨表现。”“文革”后期,刘大为大学毕业,曾经被分配到工厂当工人,他对于劳动者有着天然的感情,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这种质朴的本性似乎很难改变。在当代艺术多元化国际化背景下,他认为现实主义创作并不过时,所谓“现实主义创作”,并不是你要“再现”或是“超越”现实,而是生活中仍然能够发现让你感动的人和事,“真、善、美”是人类永远不过时的价值观。

作品《绿荫》,现场写生葡萄架下的维吾尔族老人。为表现其光感,刘大为在用传统中国画笔墨表现的同时,将西画的色彩、明暗运用到笔墨之中,“虽然不是传统的国画笔墨,但整体上看还是中国画,是新的中国画。”刘大为坦言,“只有长期深入生活,才能更全面地表现生活、记录生活,作品才能更感人。”刘大为认为,现场写生,人物的五官特征、衣服特点、动态表情、性格特点等都能观察得细致入微,这样在表现上就会更生动。

作品《巴扎归来》,表现新疆老人和少女骑着毛驴赶集归来途中的欢快情景,如摄影抓拍的瞬间场景。人物形象鲜明,兼有细节刻画。老人面部和胡须上的光感异常强烈,少女面部光泽温润细腻。

工笔作品《阳光下》,一个老喇嘛和一个小女孩在寺庙前晒太阳。身着绛红色罩衣的老人和一袭白衣的少女,异乎寻常的宁静气氛,构成一幅超越时空的画卷,在浓重的宗教氛围和时代气息下,几代人沐浴着同一片阳光,憧憬未来……

作品《鼓手》,水墨酣畅、一气呵成,将一位少数民族演奏者忘我投入的表演形象,刻画得呼之欲出,感人至深。

刘大为说,这些作品的完成得益于生活中不经意的感动,“如果没有生活的体验,我不可能有钢筋比作荷花杆儿的灵感,如果不是一次次到最底层,也体会不了乡亲们赶集能如此快乐喜悦。有时候在老乡屋里写生,外面下着小雨,竹楼里的火塘、腊肉、黑黢黢的屋子,这些都会让我莫名感动,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坚持创作从生活中来的刘大为,曾在上世纪80年代,数次带领学员深入老山前线,在战壕里戴着钢盔写生。不远处随时传来枪炮声,他还趴在战壕里画速写,学员们说,“刘老师,都什么时候了?还画速写!”“其实我第一次上去也很紧张,自己心跳的声音都能听见。”

刘大为当过工人,当过记者,在教学岗位上耕耘了20余年,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工作多忙,他从来没有间断过写生和创作。他的写生足迹遍及祖国各地,走得最多的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西沙……并多次出入人迹罕至之地。今年以来,他三次赴云南体验生活,偏僻的翁丁佤族村寨、布朗村寨、爱伲村寨等,都留下他写生的身影。

今年4月23日,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普卡旺村,刘大为给老县长高德荣画了一幅水彩人物肖像画。慈祥和蔼的老县长形象跃然纸上。

“这个县长不一般。”刘大为说,“过去这个地方一年有半年跟外界隔绝,只有积雪融化后才能进出,村庄里一贫如洗。高德荣退休后,放弃县里舒适、安逸的生活,就住在公路旁的简易工棚里,指挥为各个村寨修路。一条长20公里的穿山公路终于修好,使得村里脱贫致富。”刘大为被他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作为艺术家,能够与这样平凡中不平凡的人物交流并为其塑像是我的荣幸。”

其实,刘大为一行也为云南山区修过路。

2012年12月,刘大为曾带领中国美协画家采风团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南糯山哈尼族丫口老寨采风写生。

“丫口村寨位于山顶,是南糯最偏远的一个茶寨。当地老乡为了我们上山方便,特意把唯一一条上山土路用土垫平,结果我们到达的前夜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新垫的土全变成泥浆,反倒使车轮打滑,行驶愈发困难。”历尽艰辛抵达寨子,老乡们用最传统的民族方式热情招待了远方来的画家们。丫口老寨是百年古茶树的生长地,是古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山寨,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茶叶很难运出去,以及孩子上学、百姓看病等种种不便。刘大为当即建议大家集资为当地修一条通往山下的路。

半年后,水泥路如期修好。正式通车时,刘大为一行再次来到丫口老寨,村民们载歌载舞早早地在几里外迎接,画家们在锣鼓喧天的喜庆气氛中再次挥笔作画。对他们来说,高山上的云雾、空气里的茶香、歌声中的笑脸,足以激发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而对“隐居”于山中的哈尼族人来说,艺术带给他们的是超越日常生活的触动。

“首先是老乡们感动了我,只有真正深入到他们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和感受他们最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而我们只是为他们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他们有一点帮助,也是种缘分。”

不同于重大历史题材的严肃沉重,刘大为的小幅水墨作品更多宁静放达,具有安详的审美感受。尤其在反映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时,更是充满着牧歌式的情怀。刘大为说:“虽然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大多艰苦,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大都恶劣,但是他们个性纯真、乐观积极。以前当记者下去,经常住蒙古包,毡包里非常寒冷,但是牧民们围着火炉,唱唱歌,跳跳舞,就觉得很幸福。他们的乐观和善良对我年轻时的精神世界影响很深,在作品中希望能把这些曾给我带来激励、感动的东西展现出来。”

刘大为认为,深入生活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要在群众生活中体验和亲身感受,在和百姓的交流中,在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中去领悟、思考和创作。

刘大为速写本不离手,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有必要提倡画家多练习速写,特别是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写生。在面对生活、手执画笔去认真完成速写的同时,恰恰是画家全身心地去观察生活、研究生活、体验生活、全面认识生活的过程。”他说,艺术家要勤奋,就像皮球一样,拍得越用力,弹得也越高,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紧随时代生活步伐,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中国美协 刘大为 生活体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