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弦和:弦响和鸣 用真情诠释角色

来源:光明网 作者:袁晴 时间:2019-10-29 【字体:

爱听广播、爱看晚会、爱听朗诵的人对“瞿弦和”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他是演员、主持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朗诵艺术家,在很多重大活动的现场,几乎都能寻到他的踪影。他在电视主持、广播朗诵和为译制片配音中,用声音和情感为观众和听众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性格各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瞿弦和很忙,一见面他就表示自己的演出时间表已经安排到了12月底。已过古稀之年的瞿弦和早已退休多年,但“退而不休”似乎才是他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常态。

图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

华侨归来:“大西北驰骋理想”

瞿弦和1944年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他的父亲早年曾追随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来去了海外,先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侨学校当老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生在海外的瞿弦和随父回国并定居北京。

从小爱唱歌跳舞的瞿弦和回国后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演播组和北京市少年宫戏剧小组,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康英老师教他演播的第一篇散文题目《为军属徐大爷砌台阶》,第一首诗是苏联儿童诗歌。瞿弦和说,这些有关艺术方面的教育经历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65年,瞿弦和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投身到最艰苦的大西北建设,在个人填报的五个志愿栏里,他依次写下的都是“青海”。在青海省民族歌舞团和话剧团里,瞿弦和与同事们一起在青藏高原上驰骋理想,为大西北牧民和百姓演戏唱歌。他在许多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也由此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

根在煤矿:“乌金大奖是褒奖”

1982年,37岁的瞿弦和在中国煤矿文工团全体员工的无记名投票选举中,被推选为话剧团团长,两年后又挑起了总团团长担子,成为国内首个民选的艺术团团长,同时也是全国最年轻的文工团团长。

在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30年。说到在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这段经历,瞿弦和感慨很多。

中国煤矿文工团是个特殊的团体,主要服务对象是煤矿工人。从就任团长的那天起,瞿弦和就时常提醒自己和其他演员,为煤矿工人演出关乎责任、关乎良知,不论条件如何艰苦,只要有矿工的地方,就要有煤矿文工团演员们的歌声和舞姿。遇到特殊情况,哪怕只为一个矿工演出,他们也会安排演员来一场特殊的“专场演出”。

出任团长期间,瞿弦和思考的更多的是关于节目形式和内容创作方面的问题。什么样的节目符合时代需求?什么样的节目能更好展示煤矿工人的真实生活和社会形象?优秀的文艺作品,从来都是在不断的打磨和实践中创作的。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团员们组织、发掘了一批批优秀艺术项目,创作、演出了一场场精彩文艺节目。除了走进矿区,他们还将一些优秀的作品在全国各剧场进行演出。这支被矿工兄弟们誉为“不拿风镐的采煤队”,通过一个又一个精彩诚心的节目走近了煤矿工人,同时也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我们的根在煤矿,我们的主要演出阵地也在煤矿。离开矿工,文工团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是瞿弦和在担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期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既是煤矿文工团求新求变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瞿弦和弘扬传统特色的最实底线。

作为艺坛常青树,瞿弦和的艺术人生获奖无数,但他自己最为看重的还是全国煤炭系统“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奖杯和“乌金大奖”。尤其是“乌金大奖”,乌金,是对煤的美称。这个来自煤矿,来自矿工的奖项让瞿弦和激动不已。

文化传播:“架构桥梁讲故事”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文化“走出去”,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国家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

瞿弦和说:“文化走出去本身也是文化自信的一个体现。我本人走了将近50个国家,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整个世界对中国了解还非常少,很多人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作为搭建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要考虑传播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上的多种多样,作品要反映国家的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退而不休:“小车不倒只管推”

瞿弦和常年在电台、电视台担任小说连播、配乐散文、诗朗诵等工作,为数百部集译制片主要人物配音,朗诵的诗歌名篇《秋歌》《雷锋之歌》《风流歌》《大堰河,我的媬姆》《小草在歌唱》《我是青年》以及长达三十年的《黄河大合唱》的朗诵,这些都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几十年来,瞿弦和朗诵了千余部长篇小说及诗歌,他的声音宽广、醇厚、纯净,沉稳深邃而又激情澎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引发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他的朗诵作品,常常能让聆听者热血澎湃、感动落泪。

如今已经75岁的瞿弦和鲜少休息。爱人张筠英说他就是一陀螺,小鞭儿就在他手里,天天抽得自己团团转。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依然奉行的是“宁可累死不能闲死”“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原则。

 

相关链接:

文化艺术传播要注重内容创作和形式创新

——专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

作者:袁晴张悦鑫

瞿弦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顾问),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十大演播家之一,曾获首届中国话剧金狮表演奖,文化部授予优秀话剧工作者称号。主演话剧“年青一代”、“青松岭”、“艳阳天”、“创业”、“赵武灵王”、“特别记者”、“仲夏夜之梦”、“特洛亚妇女”、“捕鼠器”、“高山巨人”、“打春”等几十部话剧。曾在国家大型晚会担任主持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朗诵代表作(首诵)“秋歌(郭小川名作)”、“风流歌(纪宇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名作)”、“小草在歌唱(雷抒雁名作)”、“我是青年(杨牧名作)”等。担任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黄河大合唱”的朗诵者长达三十余年。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是一个哺育我成长、使我难忘的城市

记者:您曾经生活在海外,新中国成立以后跟着家人一起回到国内,您的艺术生涯是否受到北京这座文化名城的滋养?

瞿弦和:我是1944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1950年从新加坡回国。我从国外回来,从香港走的台湾海峡,直接到塘沽,然后从塘沽到的北京,一开始跟祖国接触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市。

我在北京上的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到青海工作了八年,然后又回到北京。如果从1950年开始算的话,那我在北京生活60多年了,我今年75岁。北京也是我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可以说我的艺术经历也是以在北京为主。北京是一个哺育我成长、使我难忘的城市。

回到国内以后,我最早参加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演播组和北京市少年宫戏剧小组,应该说这两个活动对我影响非常大。把我从小就引上了一条艺术教育的“正路”,所谓的“正路”是说它是正规的艺术教育,没有走旁门左道,完全按照艺术规律进行教育的。应该说,这些教育经历为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艺术团体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记者:您曾经担任过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您觉得艺术团体在北京城市文化建设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瞿弦和:担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的这段经历是很难忘的,团长一职我担任了30年。

中国煤矿文工团跟别的团不太一样,它是一个工人文艺团体,产业文工团。它成立的很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成立了。这个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煤矿工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每个省只要有矿的地方我们都去过,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团体。

当然,这个团体也像其它文艺团体一样,它在社会上的作用就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陶冶人的情操,鼓舞人的斗志、干劲、热情。

记者: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曾经的团长,您当年在带团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发展方面的困惑?

瞿弦和:困惑很多,当时最大的困惑就是经费。到现在我也觉得,单纯依靠市场经济的运作和票房价值来养活文艺团体是不太现实的,这似乎也不太合乎一个艺术团体建设的规律。它应该有一定的支持,这种支持包括国家的支持,包括民间团体企业的支持,也包括艺术团体自身的价值创造。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比我们那时候强多了。中央和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在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好的剧目、好的题材,就会有专项资金来扶持你,这个已经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困惑就是文艺市场上,这样一个团究竟要演什么样的节目才能符合时代的需求?怎么能弘扬主旋律?怎么样用团里的节目更好地为矿工服务?这看起来是一个要调节好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琢磨,要创造出优秀的、能反映社会的节目,甚至引进一些国外的剧目送到矿区,让矿工们开开眼界,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创作人员创作出一些反映煤矿工人的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精神和反映煤矿工人的文艺题材。将这样的作品在城市里演,在社会上演,让大家知道煤矿工人的贡献,以此提高煤矿工人的社会地位,改变煤矿工人的社会形象。

发挥文艺协会平台力量促进文化发展建设

记者:现在有很多文艺协会平台,请您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谈谈如何用好各类文艺协会平台,促进文化的发展、建设?

瞿弦和:我当了多年的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也当了15年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担任过中国话剧研究会多年的副会长。

这些文艺协会本身资金都不多,让他们单独扶持一项什么事儿也非常困难。但是,这些协会在专业上有长处,它可以为艺术家搭建很多桥梁,这个桥梁不光是联系的桥梁,同时在艺术建设和艺术探讨上都可以搭桥。比如说中国戏剧家协会,它举办了很多话剧汇演、小品大赛、梅花奖评奖、话剧金狮奖评奖,都是协会可以搭建舞台,让演员可以有用武之地,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可以促进某一个剧种的发展。

文艺协会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包括到现在为止,中国戏剧家协会依然保留了梅花奖,还有评奖活动。协会对每个剧种的建设,我觉得是有很多帮助的,所以我觉得今后协会的力量还要充分的重视,还要发扬。

记者:新时代对文艺创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艺工作者如何适应新时代对于文化建设的需求?

瞿弦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很鲜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坚守艺术理想,不断创新创造。实际上,我们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都是要坚持弘扬主旋律,这是非常重要的。弘扬主旋律,还有一个“高峰”“高原”的问题。“高峰”和“高原”的提法我觉得提的非常好,我们出了很多作品,有的好作品可能得了一个奖,就“刀枪入库”封起来不再演了,不再提高了,“高原”之上出“高峰”是很不容易的。“高峰”不仅是指作品的水平,还有我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升华,是深度和高度的问题。

记者:您刚刚提到“文化自信”,您觉得文化传播中怎么体现“文化自信”?

瞿弦和:文化自信,我的理解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自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你才能自豪。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绝对是让我们文化感到自信的丰富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坚定相信中国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思想水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你要坚定的相信。文艺界的人是非常有觉悟的,思想高度是非常高的。这是对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信任,要包含在文化自信里面。

文化走出去本身也是文化自信的一个体现。我本人走了将近50个国家,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整个世界对中国了解还非常少,很多人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作为搭建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要考虑传播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上的多种多样,作品要反映国家的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北京文化内涵是“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古都文化”。您觉得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掘北京文化内涵?

瞿弦和:我觉得这四种都不能孤立的代表北京文化。北京有悠久的历史,接触全世界的面最广。外来文化在北京有很多,比如芭蕾舞和交响乐,在北京也非常活跃。所以,这四个文化单独拿出来哪一个都不能代表北京的特色,北京文化是首都文化,是引领文化,是一个综合文化。

挖掘北京文化,应该是从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挖掘。北京有非常多优秀的艺术团体,中央团体都在这儿,应该充分发挥中央文艺团体的作用。

——光明网

瞿弦和 主持 朗诵 配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