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灵——读《人民日报记者说:典型人物采访与写作》一得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铭清 时间:2016-10-09 【字体:

《人民日报记者说:典型人物采访与写作》,费伟伟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4月,定价:46.00元

也许是因为曾在人民日报工作了十几年的经历,我虽然离开人民日报也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对人民日报的感情,却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漠,反倒是历久弥新。

人民日报的老同事把《人民日报记者说:典型人物采访与写作》一书寄给我,并嘱我写篇书评。今天打开这本书,发现编者和作者中很多是我曾经的同事。对书中所选的佳作,我大都认真拜读过,至今耳熟能详,因为写得精彩,印象还很深刻。捧读此书,那些同事们的亲切笑容历历在目,亲切感油然而生。老同事相托,却之不恭,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当年在人民日报工作时,因为职之所在,倒是写过稿评,却没有写过书评。评稿不过是有感而发,兴之所至,三言两语,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的事。与书评完全是大相径庭的两码事。

我理解,书评应当对所评之书作出介绍和价值判断,探讨作者的思想、学术、知识和艺术性,向读者推荐。我自忖才疏学浅,学养不够难以担此重任,不敢妄加评论。但是,书评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所感,发点议论,阐发所思所想,写点读后感之类的文字还是可以的。

记得在读新闻研究生的时候,听过的新闻大家徐铸成的《新闻烹调学》一堂课。徐老把新闻业务形象的比喻为烹调:采访是采购食材,写作是烹调,编辑是大师傅的深加工。发表后,就要接受食客品尝后的评头论足。

有资格入选本书,当然是烹调高手的杰作。这些作品从“食材”的精选,到烹调技艺的精道,大师傅的精雕细刻,层层把关,精益求精,才能出此精品,使“食客”大快朵颐后回味无穷。

全书分采访、写作、编辑三个部分,涵盖了新闻业务的全过程。我很欣赏编者对这三个部分所加的小标题:“采访:离采访对象近些、再近些”、“写作:写自己感受最深的”、“编辑:让新闻创造力倍增”。

读罢全书,我发现书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心”,譬如:走心、心贴心、打动人心、平常之心、人的内心、心中的感动......等等。

常言道,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见知心之难。但是,言为心声,心声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记者的功力和水平是怎样走进采访对象的心里,让他能够向你掏心窝子。这里当然有经验方法和技巧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真诚的态度。就是以诚待人,以诚动人,取得对方的信任,才能取得以心换心的结果。入选本书的典型人物的采访作品,正是记者以心换心的结果。当记者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拨动了他们的心弦,发出了强烈的共鸣,才奏响了震撼读者的心灵的华彩乐章。可见,走近,不应当仅仅理解为空间距离,更应当是心理的距离。似用“走进”似更确切。

人民日报地方部提出的“不到现场不写稿,不是自采不署名,不经核实不发表”的采编要求,我也深以为然。但是,这只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因为,采访对象的情况不同,社会现象很复杂,即便是记者到了现场,由于记者的阅历、经验、去伪存真的水平限制,眼见未必是实,有的可能是假象。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当年,大跃进,放卫星,记者在现场目睹,亩产几万斤的卫星报道和照片,不是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本报的版面吗?后来,中央领导同志在总结大跃进浮夸风的教训时,说过这些错误是中央和人民日报各占一半的重话。

成果固然可喜,教训更加深刻。在肯定“过五关”的欣喜的时候,反省“走麦城”也不无裨益。只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更成熟起来。

作为一个新闻老兵,我在读到本书欣喜之余,想起了叶圣陶先生关于书评的一段话。他说,一篇精要精当的书评,可以使读物长上了翅膀,飞到读者的心灵窗户,等读者开窗欢迎。今天,我们在学习他们成功经验的同时,不妨敞开自己的心灵之窗,一起走进心灵。探究一下在这些成功之作的字里行间背后的无形资产——实事求是。

作品的成功,无疑是他们心血的结晶。同时,更是他们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坚守的体现。这样的职业操守,这种对党的实事求是原则的践行,更加难能可贵,因此更值得称道。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前所未有。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正是新闻人大显身手的时代,是新闻佳作井喷的大好机遇。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如何向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应该怎样践行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新闻工作者的的崇高地位和光荣使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以实际行动做出回答的课题。

(作者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人民日报 人物采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