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札”系列出版 梳理讲解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夏明勤 时间:2019-11-02 【字体:

近日,由曾扬华、刘烈茂、吴承学、张国风等五位学术大家梳理、讲解中国古典文学精华的“大家小札”系列由天津出版社出版,该系列包括《公案中的世态》《聊斋的狐鬼世界》《儒林外史的人间》《末世悲歌红楼梦》《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武侠小说史话》《旨永神遥明小品》七册。

“大”,因其作者均为各自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如《旨永神遥明小品》作者吴承学为国内晚明小品研究的领军人物,而《末世悲歌红楼梦》的作者曾扬华先生则是当代著名的红学家,这些作者毕生浸淫于各自领域,学养深厚,落笔生辉,才情飞扬。“小”,因其文易于涉趣,易于入目,避免让人“正襟危坐”,可于枕边案头,随手翻阅。

“大家小札”系列现已出版的七种图书均为中国古典文学知识普及性读本,主要围绕某一具体作品或者某一类型作品进行梳理和评论,所选文章篇幅适当,内容深入浅出,适合日常随手翻阅。该系列皆一书一题,不枝不蔓,文字形式却不拘一格,强调新鲜识见,强调阅读趣味,强调常识传达,阅读者可收获文学鉴赏能力与一番人生启迪。文字形式,不拘一格,或如师友晤对,或似书札往来,平凡之中,偶有警语,闲扯之际,忽现闪光。于少年有读书求知启迪之用,于成年有增广见闻之功,所谓浅者自见其浅,而深者足见其深。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由宋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盛行于明清。《公案中的世态》是一部有料又有趣的公案小说简史。作者张国风从各种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小说入手,描摹中国社会的百样情态,品评中国人诉讼文化心理和中国文化的特质,追寻根植在民间与文化传承中的世道人心。对公案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并借鉴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这一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以及作品做简要精彩的评点,堪称一部极简的公案小说史。全书文字纵横开阖,却绝无学术作品的艰涩难懂,极具普及阅读价值。

《聊斋志异》是一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聊斋的狐鬼世界》收录了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张国风教授的四十多篇关于《聊斋》的精彩评说,通过品味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体会蒲松龄的天才构思。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极为少见的、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聊斋》的佳作。该书篇篇鬼狐仙怪,字字人情世态;出于幻域,顿入人间。解读瑰丽奇幻的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

《儒林外史》自诞生之日即被视为一部可以穿越时空的经典。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还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儒林外史的人间》对吴敬梓笔下的假儒、迂儒、真儒、真名士、假名士、市井百姓、女性等人物进行分析,探究众生百态背后潜藏的社会危机。考镜源流,透视中国士文化的衍变;上下勾勒,一览功名外衣下士人的悲喜人生。此书不仅对青少年的读书求知有启迪作用,对成人来说,亦有增广见闻之功。

作者简介

张国风,江苏无锡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撰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太平广记会校》《话说金瓶梅》《话说红楼》《话说西游》《传统的困窘——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论诠释》《明清小说解读》《中国古代小说史话》等著作。

《末世悲歌红楼梦》是著名红学家曾扬华先生的赏析专著。全书由70多篇文章组成,篇篇短小精悍,内容涉及广大红学爱好者所关注的种种问题,集中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作者以慎密细致的分析、平实朴素的语言阐述了这部“说不完的《红楼梦》”,摒弃了学术著作言语晦涩、艰深难懂的缺点,使得本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可成为广大读者阅读《红楼梦》的导读。

作者简介

曾扬华,1935年出生,江西泰和人。195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退休。出版著作《〈红楼梦〉新探》《漫步大观园》《〈红楼梦〉引论》《钗黛之辨》。与人合作《<红楼梦>校注》《<西游记>校注》及其他著作数种。曾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现任《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水浒传》究竟奇在何处?是指传奇人物之奇,传奇故事之奇,思想见解之奇,还是小说布局之奇,艺术笔墨之奇,或者兼而有之呢?也许,还有更为奇妙之处……该书自问世起,不绝对其解读和研究,《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就是最为经典的赏析作品之一,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作者刘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相当深厚的研究。《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内容涉及对《水浒传》的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的分析评点等,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论,新见叠出,读来令人抚掌叫绝。是研究《水浒传》的绝佳参考资料,更是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增进见闻的妙品。

作者简介

刘烈茂(1934.8-2010.3),广东饶平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63年调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古典文学。曾任中大文科试点班负责人、中文系副主任、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兼任1-4届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岭南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水浒》学会理事等。先后出版有《灵狐妙鬼话聊斋》《新评聊斋志异二百篇》《聊斋志异评赏大成》《聊斋志异全译》《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等。

《武侠小说史话》是一本漫话式学术随笔,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追寻和讲述中国武侠及侠义文化的渊源流变,并以武侠小说的传承发展为研究对象。作者一方面溯源而上,将自唐宋萌芽,以迄于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蔚为大观的历史,一网打尽;另一方面,则重点梳理明清乃至民国以来武侠小说叙事风格的流变,尤其是对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进行探讨,正视武侠小说在通俗文学中的存在意义。

作者简介

梁守中(1938—2012),古典文献学家,诗人,广州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整理出版《刘禹锡诗选》《刘禹锡诗文选译》《南园前五先生》《五百四峰堂诗钞》《艺文絮语》《全粤诗》等著作。

小品文是晚明文人心态真实而形象的写照,空灵闲适,令人称赏,是古代文学传统主体的精彩补充。

《旨永神遥明小品》是著名学者吴承学先生研读晚明小品文的札记随笔。书中重点介绍了晚明小品文写作的主要作家,实事求是地概括出这种文体表现在思想情趣与艺术形态上的总体特点。既道出其妙处,即小品文在传统古文“文以载道”的轨辙之外另立一宗,以悠然自得的笔调,以漫话和絮语的形式体味人生;也揭示出其弊端,即它在思想内涵和历史深度方面难以望传统古文项背。全书文字绵密平实,颇具韵律,可让读者真实、全面地认识晚明小品。

作者简介

吴承学,广东潮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诗文评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著作有《晚明小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等。

“大家小札”系列 古典文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