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委托制作——告别“不赚钱、无收视”时代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牛梦笛 李蕾 时间:2012-12-17 【字体:

  
  近日,由央视纪录频道主办的首届中国纪录片制作行业年会在京举行。有数据表明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第一年,收视份额增长200%,第二年增长率达到83%;纪录频道的广告招标在2012年达到两个亿,2013年突破了4个亿。据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纪录片告别了一不赚钱、二无收视、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在此背景下,纪录片的委托制作就是要凝聚力量、汇集智慧、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委托制作,是指电视台将栏目委托给制作公司制作。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电视剧领域,由电视台委托公司为其拍摄影片,并通过电视台的渠道播出。而如今,纪录片也走上了委托制作这条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两年来,以委托制作、版权购买的形式,与全国众多优秀的制作机构开展了合作,逐步形成了全国纪录片制作合作网,不断扩大以委托制作为主的节目生产合作模式。
  电视剧委托制作的模式在现在的传媒市场很常见,而对于刚拥有完整电视播出平台的纪录片来说,委托制作这一模式还在不断摸索。对于纪录片这一看似不赚钱的买卖,委托制作这条路,好走吗?

  电视台:有了渠道还需好内容
  电视台拥有得天独厚的播出平台和渠道,而制作机构拥有的则是丰富的制作团队。电视台需要制作机构向其提供大量自制优秀的纪录片资源,而电视台则将这些纪录片在其平台上播出,尽可能去追求一个高收视率,从而达到广告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此前公布的一组调研数据显示:纪录片制作量去年达到8000小时。社会制作公司承担了2500小时,非电视台力量对于纪录片的投资去年接近两个亿。张同道认为,社会制作力量是现今纪录片界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发展纪录片需要整合社会各种力量,让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中国纪录片的繁荣。
  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表示,制作机构一直是纪录片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许多优秀纪录片和省、市电视台的纪实类栏目都出自制作机构之手,许多中央电视台近年来推出的大型纪录片作品,也有制作机构的积极参与。
  对电视台而言,有了渠道,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好的内容作支撑。

  制作机构:生存比创作更重要
  委托制作的模式降低了电视台节目制作的压力,电视台便可将更多的精力主要投放于运营之中。但社会制作机构普遍担心一个问题:纪录片本身不赚钱,与电视台的合作会不会费力不讨好?
  而对于社会制作机构来说,他们把生存看得比创作更重要。北京麦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制作总监姜又兮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她有一位80后朋友,是她从业以来见过最有才华的后期剪辑,但她朋友一直在做高端企业宣传片的制作工作。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她得知朋友7年前在美国一家机构做纪录片导演,并且作品还得过大奖。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转行。姜又兮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制作公司来说,生存、发展是最重要的课题,我们盼望着整个行业的兴盛。人有生存的需求,也有价值和意义的需求,最完美的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如果电视台能够出个比较不错的价钱,制作机构很乐意将生存与创作结合起来。
  罗明认为,这两年央视和社会制作机构的合作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纪录频道将不断加大委托制作的规模和投入。未来不仅要好戏出央视,还要好价出央视。

  委托制作模式:会一直延续下去
  优秀的纪录片,从来不乏高收视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好例子,观众对于好的纪录片的兴趣很大。
  今年5月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也是一部引入委托制作模式的作品。该片执行制片人朱乐贤表示,委托制作是纪录片产业发展良好的渠道。他从央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入手,以央视纪录频道活力中国招标项目操作始末为例,分析了社会制作力量如何帮助,央视方面则如何提供资金支持、培训、国际顾问的支持。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认为,中国纪录片最大的优势是现实题材。而社会制作力量与土地联系更紧密,触角放得更低,也更具备草根精神,因此更能捕捉到一些贴近生活和群众的题材。电视机构要与社会制作力量不断沟通,不忽略掉普通人的现实。电视人要本着尊重、沟通、信任的态度,和社会制作力量合作,纪录社会和时代。
  委托制作这种模式,是让电视台和社会制作机构各取所需,各显所长,将双方利益最大化。不过,委托制作在电视剧、动画片等领域已很成熟,而对纪录片领域的委托制作模式还需电视台与社会制作机构就创作经费、创作价值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