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文学“逆袭”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行超 时间:2013-03-04 【字体:

  
  自上世纪末以来,互联网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全面介入当代生活的每个角落。数十年来,中国互联网井喷式的发展,使曾经稳居高位的传统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甚至电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网冲浪代替了读书看报,写博客代替了写文章。年轻人对网络的热情与痴迷,令在纸媒时代成长起来的老一辈们忧心忡忡,于是,对网络肤浅化、泡沫化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缕。传统文学的拥趸谴责互联网的市场化、大众化、粗鄙化倾向,坚持并怀念着传统媒介一贯坚持的精英化价值取向。
  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书的普及,帮助人们充分消耗了公交、地铁上的碎片化时间,浅阅读的兴盛,也进一步催生并捧红了《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网络小说。在对待网络文学的态度方面,传统出版业与纯文学界的态度似乎相当暧昧:一方面,纯文学界似乎并不认可这些网络作品的文学地位,对纯文学高蹈、小众这一传统定位的认可,使得大多数人一直将网络文学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巨大诱惑,传统的文学出版社又将眼光对准了那些在网络上引起阅读狂潮的作品事实证明,这些作品在变成铅字之后,的确为他们赢得了客观的利润,也为惨淡的文学出版打了一剂强心针。传统出版业、纯文学界的矛盾与纠结,进一步激化了网络文学处境的尴尬。如何将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与传统文学出版的思想性、精英地位融合在一起,似乎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网络文学的生产基地、各大原创文学网站正在将关注的焦点逐渐由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升。17K小说网不仅推出了《网络文学新人指南》和《网络小说写作指南》,还组建大神课堂、一对一点评等,旨在帮助网络写手提高写作能力。盛大文学也通过写作训练营、新人主题写作季等方式鼓励、督促新人创作,并着力打造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白金书评人。此外,起点中文、榕树下等网络文学原创网站也在以极大的热情和资金投入推进网络文学专业性的提高。
  与此同时,腾讯、搜狐、新浪、网易等纷纷推出读书/文化频道,进一步投身于关怀社会热点、体察舆情走向的努力之中。其中,由腾讯网主办的腾讯书院文化沙龙活动在这一波文学逆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关注时下最新的文化热点或文学主题,探讨的内容也颇有深度。自2012年9月1日起,腾讯书院已成功举办5期,讨论的内容分别涉及个体回忆与国家历史、后诺奖时代的文学走向、读书作为一种信仰、知识分子身份在中国的现实处境以及预言2013。海岩、周国平、熊培云、梁文道、贺卫方、吴稼祥等作家、学者分别参与了讨论,赋予这一公众活动很强的思考性、专业性。此外,几次活动的地点几乎都设在高校,知名学者、热点议题,无疑是高校青年学子关注和追捧的对象。因此,这些活动的现场氛围热烈、高潮迭起,便可想而知了。除腾讯书院之外,新浪、网易、搜狐等网络媒体也都曾多次联合文化机构,组织讲座、沙龙活动。新浪网还独家推出网上公开课栏目,网罗了包括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以及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课堂教学或讲座视频,打破时空、地域的局限,以空中课堂的形式将这些珍贵的文化信息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中,网络媒体在传播范围、传播速度等方面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纸媒,凭借其自身的强大影响力,网络媒体主办、发布的这些活动自一开始便可以吸引众多的高校学生、文艺青年而这些人,恰恰是如今社会中最有朝气、最有热情,也最为活跃的。因此,由网络媒体推出的活动或栏目,首先可以保证相当的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当然,网络媒体不是公益组织,它们最终希冀的是通过这些文化活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关注度,从而进一步为其打响文化品牌。
  网络媒体对文化的关注还不仅仅止于社会议题的领域,除了以上提及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致力于提高文学素养之外,网络媒体对纯文学的关注度在近几年亦达到了新的高度。2011年,贾平凹的《古炉》一经付梓,便吸引了大量纯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纸质版图书的同时,网易读书频道也第一时间在其书城中推出了《古炉》电子版的下载服务。2013年年初,在贾平凹的另一本新书《带灯》的新书发布会上,腾讯阅读正式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签下了此书的电子版权,首次完成了实体书与电子书的同步首发这也意味着传统出版业携手新兴电子出版共同开发选题的深度合作模式的形成。
  据说,与大量畅销的网络小说相比,类似《古炉》《带灯》这样的纯文学作品可谓市场惨淡,其收入与投入完全不能成正比。不过,这似乎并未影响到网络媒体对传播纯文学作品的信心与热情,他们铆足了劲儿,要在文化市场上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