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传承民族血脉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见正文 时间:2013-03-11 【字体:

  
  文化改革
  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委员
  损害国有文物案纳入公益诉讼
  伴随着城市开发和城镇化进程,不可移动文物遭受破坏和损毁的事件时有发生。近30年来,有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其中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根据文物保护法,通过民事诉讼,一则可要求责任人恢复文物原状或为损害文物支付相应经济赔偿;二则法院判决有司法保障,更易执行。相比行政处罚最高限额仅50万元,民事诉讼惩治文物违法行为更利于文物保护。国有文物属于社会公共利益范畴,损害国有文物应当适用公益诉讼,如果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能够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对国有文物损害案件依法诉讼,将大大提升文物安全保障力度。建议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出台具体司法解释,明确将损害国有文物案纳入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等可作为本行政区域内损害国有文物案的诉讼主体,拓展维权途径。
  (记者 王珏)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委员
  保护20世纪遗产

  20世纪遗产是指诞生于1900至1999年间的文化遗产,当前,社会对其普遍缺少保护意识,越来越多的遗产在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中被毁。在受法律保护的文化遗产中,20世纪遗产所占比例又很小。如果我们一方面为填补古代某一时期考古空白而孜孜以求,另一方面却忽视身边这些同样会在未来绽放异彩的遗产,使它们因疏于保护而遭到损毁,就会给后世留下与我们同样的遗憾。建议国家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加强20世纪遗产保护;加强20世纪遗产保护研究,明确界定保护范围及保护方法,将保护20世纪遗产上升到理论及法规政策层面。
  (记者 王珏)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陈万雄委员
  文化走出去

  迎来最佳时机
  在海外盼望中国文化走出去几十年了。应该说,目前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化走出去的最佳时机。但是,与产品、企业走出去不同,文化是活的,相比经济影响、军事影响、政治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产生世界影响是最难的。文化走出去,我们要努力,但不能期望短期之内见到显著成效,更不可操之过急。
  文化走出去,最忌一厢情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知彼的任务,依然艰巨。虽然西学东渐已有较长历史,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国社会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了解,生产出符合外国人心理需求的文化产品。
  (记者 尹世昌)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建中委员
  制定民办博物馆促进法

  2010年,《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就提出明确民办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阻碍了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建议尽快制定民办博物馆促进法,鼓励社会组织、法人和公民创立民办博物馆,民办博物馆享有与国有博物馆同样的权益并承担相应责任;民办博物馆有权依法通过文物征集、拍卖、购买等取得藏品;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之间可以合法交流、借展藏品;民办博物馆之间可以合法交流、交换、调拨藏品;在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享受同等待遇。
  (记者 王比学 熊建)

  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代表
  不能缺少文化梦
  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也给企业带来很大变化,最主要的是观念转变了、能力提高了、技术多元了、载体丰富了,更适应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国梦,不能缺少文化梦。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梦想和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可实现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的双轮驱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国家软实力,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实现文化梦还需发挥各方面的创作活力,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议推动各类资本参与投资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记者 何聪 朱磊)

  公益性文化
  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冯巩委员
  满足真实情感需求
  农民从乡到城,不仅是以城化人的过程,更是以文化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认同上都有交流、碰撞,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创作空间。建议在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中增加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投身城镇化进程、创作更多优秀作品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工作者应在城镇化进程的火热生活中体验、发现、挖掘人民群众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创作出更多反映伟大时代、群众生活、人民对未来美好向往的文艺作品。
  (记者 潘跃)

  辽宁葫芦岛市市长都本伟代表
  文化创意产业是转型的钥匙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链条的最高端,不仅好看,而且好吃。经济发展要从速度和数量转向质量和效益,就靠科技创新、文化创意。葫芦岛是个典型的重工业基地,转型不能立足于修修补补,必须寻找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产业是最佳选择。
  当然,文化创意不能想当然。葫芦岛有127项文物保护单位、40公里罕见的优质沙质海滩和独特的温泉资源,这些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土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本在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环境的营造。地方政府要通过涵养创意人才、创意峰会、创意设计、文化软件以及文化信息服务等方式,提升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
  (记者 何勇 朱虹)

  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委员
  人才是文化的核心
  建设文化强国,人才是动力所在。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改善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建议将文化产业作为一级学科开设,紧密结合文化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学科教学管理规划,形成一支相对专业并拥有系统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在解决历史负担、加大文化投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形成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环境,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培养吸纳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记者 卞民德)

  无锡灵山集团董事长吴国平代表
  旅游文化要有创意
  优秀的文化经典产品,应是文化、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复合模式,旅游正是文化产品展示的最好平台之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是简单人工模仿复制,必须要追求文化创意。上世纪90年代,全国掀起一股主题园区热,有的昙花一现,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优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创意。一个文化产品一定要有好的文化创意,才能有足够大的文化内涵和蕴藏,才可以做得成功。如无锡灵山景区迅速发展的原因,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技术和产业化模式的介入,而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在于文化再造和文化创意。
  (记者 王伟健)

  教育优先
  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代表
  加大研究生资助力度
  这几年,很多有意深造且具一定学术潜力的学生由于家庭不富裕、研究生补助较低,不得已匆匆踏上工作岗位,还有一些到奖学金更高的国外深造,造成人才流失。在国家取消公费研究生后,这一问题将更加凸显。在渴求创新型人才的阶段,建议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如根据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确定相应的资助标准;完善研究生教育奖、助、补、免等多元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名优秀学生因经济困难放弃深造;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覆盖面从在校生总数的5%提高到20%30%。
  (记者 姚雪青)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何金平代表
  为农村留住好老师
  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均衡配置资源。如果农村没有好老师,教育均衡就不可能实现。目前,云南教师待遇城乡差别较大,农村老师职称晋级机会少,生活和工作条件也相对较差,导致许多农村老师流向集镇或城市,甚至被迫改行。
  因此,必须继续较大幅度地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教师的待遇,通过加强国培计划、增加岗位职称设置、加大周转房建设力度、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真正把更多教育资源向基层农村倾斜。同时,还要通过加快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学生能与城里孩子同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 胡洪江)

  西安电子科大校长郑晓静委员
  优先发展西部教育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首先要优先发展西部教育。建议将我国教育经费增量优先用于促进西部教育发展,将西部学校的生均拨款经费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20%,调动和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设立专项的初衷很好,但往往是即使体现了对西部的倾斜,西部高校实际得到的还是少,差距仍在不断加大。建议对西部教育给予更大支持力度,经费用于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改革试点等。
  (记者 董洪亮)

  综合改革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代表
  扭转高教大而不强局面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这是来之不易的巨大成就。但我国能够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凸显。建议尽快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国家标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人才培养、为出名师大师营造宽松有利的环境。同时,高校也应当有所作为,不能一味贪求大而全,要彰显比较优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主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精神;优化师资,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通过打破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深度合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的培养,带动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记者 欧阳洁 付文)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委员
  教改需协同联动
  现在,社会仿佛得了教育焦虑症:学生学得不愉快,教师教得很辛苦,许多家长惶惶不知所措,用人单位抱怨找不到适当人才。我国教育怎么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内涵发展不足,教育改革缺乏协同联动,许多改革仅局限于教育内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很多问题难以根治。建议重视立德树人,更加重视教育质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衔接,形成改革合力,避免互相掣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发挥资源配置的导向、调控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建立高效、廉洁的公共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坚决实行从严治教,加强师德、学风教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并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管制度。
  (记者 袁新文)

  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林腾蛟代表
  落实民办大学教师社保待遇
  当前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已经影响到我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建设,必须直面并尽快解决。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执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而民办高校绝大多数执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于两种制度的不同,民办高校教师退休后待遇与公办高校教师存在1倍以上的差距,同工不同酬现象已严重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建议教育部深入调研民办高校教师社保待遇问题,尽快出台民办高校教师社保管理办法,落实民办高校教师和公办高校教师享有同等保障。
  (记者 赵婀娜)

  青海海北州州委书记尼玛卓玛代表
  从娃娃学话抓起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有经济基础薄弱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落后。当前,青海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水平,民族地区更低。一些地方少数民族语言环境单一,娃娃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学习汉语受到很多局限。除此之外,西部民族地区学龄前教育比较薄弱,海北州在园幼儿7000名,在编幼儿教师仅137名、保育员仅37人,幼儿园只能覆盖64%的行政村,许多娃娃处于放养状态。希望国家从政策等层面进行扶持,让更多民族地区的娃娃及时接受学前教育;在青海等西部民族地区试点,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确保经费,抓实抓细。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人才,也是为了民族团结的千秋大计。
  (记者 张志锋 于洋)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董事长李光宇代表
  支持一批民办高校先强起来

  民办教育更少有束缚、更容易创新,这是体制上的优势。建议国家在民办高校中建立类似于985、211这样的工程,支持一批民办高校先强起来,支持他们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的大学。
  第一,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养老保险问题,使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教师都能领到同样的退休金。现在公办高校教师按事业编制甚至是公务员待遇退休,民办高校的教师按企业标准,双方的退休金差距很大。第二,民办学校在支出时是自支,但在收入时却不能自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收费政策时,给予民办学校一定的收费自主权。第三,建议允许民办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校管理上,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先行先试,做中国高教改革的实验区。
  (记者 沈小根)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委员
  居住地报考缓解三方压力

  中考、高考报名社会化,是说毕业学生到居住地报名,这样就不再以学校为单位来统计学生的成绩、升学情况。这将缓解三方压力:第一,使学校办学行为更规范。学校的压力减轻后,理应开齐、开足各种课程,办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课程总量,使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和体育活动时间。第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生源大战,多年来的奥数热也有望逐步降温。第三,缓解教师压力,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师生相处的艺术,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宽容和耐心呢?我想这跟老师、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分数压力、考试压力有很大关系。教师压力缓解后,就会有更多思考空间去钻研教育的艺术。
  (记者 董洪亮)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唐伟章委员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香港理工大学有很多来自内地的大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优异,但比较喜欢抱团,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交流上有待加强。建议内地的中学除了教好课堂知识,还应该教育学生,在心态上要更加包容开放,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希望学校给学生更多空间,参加各种兴趣项目,发掘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个人兴趣和取得优异的成绩,两者是并行不悖的。我相信,内地的学生有同时做好两方面的能力。
  (记者 尹世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