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贵在一个“实”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颜维琦 孟歆迪 时间:2023-07-18 【字体:

文化建设为的是“贴标签”吗?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地方发展文化事业,常常盯的是名人、图的是名气,声势不小、花费不少,敲锣打鼓一阵热闹过后,就没了“下文”。更有甚者,“开幕即闭幕”,一些号称地区特色品牌的文化活动,市民参与度和知晓度却极低。

上海闵行的文化建设,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一个“实”字。广场舞,听上去很“土”,但胜在门槛低、参与范围广,群众喜欢。既然受欢迎,那就把它做好、做规范。建机制、搞赛事、打品牌,曾经被认为是扰民的“麻烦”,现在成了有口皆碑的区域文化特色。

戏曲节,每个街道都排一场大戏成本太高,那就每年设置不同主题,专排几分钟一出的小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小戏轻快,很快就可以拉起一支队伍,更可以常常演、到处演。

文化客堂间,原是村里办红白喜事的“农民会所”,烟火气十足,人气也旺,在这样的空间里,用本乡本土的文化元素和村史乡规进行环境布置,建立工作机制后定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优质文化资源配送活动,让这块空间更有文化味儿。城市书房,则是联动街镇和企业提供闲置空间,在社区人流集中、出行便利的地方选址,打造24小时无人值守的阅读空间。

在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的进程中,闵行充分挖掘空间存量资源,推进以市民文化广场、文化客堂间、城市书房为代表的四级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这些空间设施起初“毫不起眼”,如闵行打造的100个市民文化广场中,有53%是之前市民很少驻足的空地。稍微调整后,空地就得以利用起来,缓解了场地紧张问题。

就这样,盘活一个个文化角落,让文化流淌到城市乡村不起眼的“边边角角”,文化的魅力也随之浸润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所有者收获了人气、口碑,市民群众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不好大喜功,不贪多求全,文化建设贵在求真、求实。把文化建设的地基打在最广泛的烟火气里,把“人民导向”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最前头——文化建设接了地气,自然会有人气。集聚了人气,才有可能凝聚住人心。

文化是最好的“名片”,又不只是一张“名片”。它是可触摸、可感知、可投入的火热生活,也是精神的栖息地。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充分发挥文化在推动社会治理、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方能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18日 05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