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化创意者的新年畅想曲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1-27 【字体:

  
  2014年的脚步日益临近,人们期盼新年到来的心情也与日俱增,甲午马年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与愿望。对于文化产业领域里的从业者来说,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如何在创意与市场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准确预测市场,把握投资机遇?本期邀请几位文化创意者,聊一聊他们的新年愿望。
  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期待剧场结构平民化
  关于理想艺术殿堂不再高高在上
  关于一个理想的创意园区,这几年也有很多人找我做过规划,我认为的创意园区不是在边远的地方,而在市中心,它应该涵盖很多内容,包括服装、家具,甚至快餐厅,它应该是把日常生活浓缩到一起的一个空间。过去,中国建了很多剧场,都是采用19世纪的建筑模式。19世纪的歌剧院是艺术的殿堂,要欣赏艺术就要走进一个楼才能进到伟大神圣的殿堂。但我认为要把整个剧场结构平民化,很多人可以走进剧场,花低价钱看一部戏,这是我的理想,未来应是这样,这才是新时代的创意产业园区。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意义在于让全民了解文化和创意的重要性,可以参与,这才是重点。如果文化创意产业变成奢侈品,创意园区就跟生活脱节,也就违反了它原来的意义。目前来说,大部分的文化创业产业园区的发展不太乐观,很多园区到最后变成一群餐厅。
  文化创意产业如果真正实践下去,是要创造创意、创造文化,这两点若没有做到的话,最后就是做一个漂亮的空间或者开一个餐厅。文化是个名词,但我们应把它动词化,它是要转化人心、转化社会。
  关于事业预测市场不如创造市场
  30年来,我一直从事戏剧行业,戏剧该如何产业化,从《两个人一直说话》、奥运会开幕式,到话剧《宝岛一村》,再到拍电影很多人都问我是如何准确猜测市场的,在他们心中我是很有市场的导演。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陷阱。
  我看过一篇报道,一部新电影上映时,好莱坞有史以来票房成绩最好的导演却躲到山上的一个小屋,不敢面对第一周票房的压力,即便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好的票房,他也不敢去面对市场。这就是一个陷阱,你一直在猜市场,想下一步话剧要做什么,猜观众要看什么,其实这不是聪明的做法。如果我想知道你要看什么,那还不如想我要看什么,这是比较合理的方式。就像乔布斯讲的,消费者不需要事先知道要什么,iPad面市前并没有做过任何市场调查,上市后却很受欢迎,一直卖到今天。我的《如梦之梦》是一场8个小时的戏,有人质疑是否有人会去看,但它还是演出了,而且靠票房生存下去,这就证明我们所关怀的,就是观众需要的。
  关于投资赢得市场的不是有商业算盘的
  文化产业细化到剧场文化,作为文化投资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把剧场文化做好做强?
  我认为,商业跟艺术之间的区分是不存在的,动机会决定你做的是商业还是艺术。如果动机是赚钱,就是商业,如果你不在乎票房,你做的就是艺术,这样反而更了解我投资的是谁,投资的是好作品还是赚钱的作品。好作品能否赚钱?以今年上映的电影为例,每一部都有强烈的商业算盘,认为可以赢得市场,但10部戏中只有1部会赢,这是规律,最精明的商人也算不出哪部电影一定会赚钱。只要做就要做最好,做好了你就赢了。
  遇到艺术和商业相结合的工作就是硬碰硬,只有一个方式可以缓和彼此的矛盾,投资人要更理解艺术人,艺术人更要理解投资人。如果没有资金,电影就拍不出来,你接受最棒的赞助就是什么条件都没有。在欧美和台湾,一个企业赞助你,不会在舞台上放一瓶酒或者规定演员一定要用什么品牌的道具,只在海报上放个Logo,这就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企业不一定大,但人够大气,欣赏你而赞助你,而不是纯粹的利益交换。
  建筑师事务所MAD负责人马岩松:文化如何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关于理想用建筑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所有的房子都是一样的,进行大批量生产,那现在的城市可以说是用公式算出来的,建筑多高,面积多大,楼与楼的间距多少,就是没有关于怎么生活的讨论,没有你想要的环境,你想要的平台。比如,我想要一个院落,院落有颗树,树下有子孙,有家庭,有温暖,有爱,所有这些东西,不是用公式算出来的。
  文化不是必需品,不能跟消费品去比较,大众消费品有很多是必需品,关系到生活最基本的东西,但文化艺术品,比如一幅画是可有可无的,不是必需品。反过来,做文化的人,也没必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必需品,如果没有人需要你,就是虚的。
  另外,灵魂是每个人所需的,一个城市也有灵魂,老北京也在消费这个伟大的城市,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是跟它类似的,老北京很美,但是是由有灵魂的人创造的。对于生活,不是我们生活得好不好,而是有文化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关于事业建造出有生活和灵魂的城市
  我设计建筑,肯定建筑要有用,很多人认为做建筑是在盖房子,这不能说明全部现实,所有的城市建千篇一律的房子,城市之美从何谈起?灵魂在哪儿?房子盖完了灵魂全都毁了。
  我们在经济时代下生存,你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想法,但在现实中就是实现不了。我认为文化人都有这个层面的抱负,我们要给社会带来自由,是思想的自由、选择的自由,这是一个社会抱负甚至是政治抱负,一个只是从经济、政治出发建造的城市,是不可能创造出生活和灵魂的,因为没有生活就没有灵魂,所以,怎么生活,其实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关于投资不希望投资者约束我自己
  有人觉得我不重视建筑事务所的品牌,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很危险,但我不希望投资者约束我。作为一个设计师,我更关心事务所以后的路怎么走,其实品牌都是附属品,只有作品跟人是密切相关的,你的生活是什么,你的作品就是什么,作品反映了人的内心。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时间,比如,怎么看待社会和城市,怎么让作品达到预期效果,而品牌并不是最重要的。
  Maryma高级定制中心董事长兼艺术总监马艳丽:牛仔礼服走向世界
  关于理想赋予牛仔新的生命
  我在2000年做第二场时装发布会时,所用的面料都是牛仔,那时对牛仔的痴迷程度可见一斑,人们对牛仔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牛仔休闲层面,很难想象它还会有另一种形象。在那次的时装发布会上,我尝试着用牛仔做礼服,如果用牛仔面料做成优美大气的礼服,或许能在奢华的礼服当中脱颖而出,也能显示出这个人的性格,而这个性格可能正是我内心想要的。从生活美学上和设计上把牛仔做一个好的延伸,希望有一天,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好莱坞的颁奖舞台上,走在红地毯上的明星们能够穿上我的品牌,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2003年,我开始做服装品牌,从零售到高级定制,再到2014年打造牛仔系列品牌,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因为高级定制是针对高端、小众人群,在规模上不容易做大,但其附加值、影响力在这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分量。此外,高级定制客户是很好的传播者,对品牌的宣传也有很大的作用。
  关于事业文化市场需要设计理念引导
  当人们出席活动时,总是纠结于穿什么样的衣服,人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更美丽的人生。这就使服装行业拥有很大的市场,但如何满足这一消费市场?就需要有设计师和服装品牌去引导。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需要一个真正的创造者、一个设计师、一个品牌去引导消费者,让消费者发现这正是他们需要的,有时还要有坚强的财团在背后支撑你。如果找对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它一定会带动真正的审美高度,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于投资不排除投资其他行业
  设计对我来讲,是我一生要去延续的事业。因为Maryma这个品牌从创建到现在也受到一些朋友的认可和喜欢,这是我的梦想,毕竟这是一个美丽、幸福的行业。把身边的人打造得光鲜亮丽,对我来讲也是一种享受。但作为一个企业,在不同阶段,当然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方向,或者是有一些多元化的发展。所以,不排除将来在别的方面有一些投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