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未知 时间:2011-08-04 【字体: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但我们也应看到,新时期以来,伴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历史进程,一种在公共文化领域里产生的以讲求视听快感为主要内容、以利润多寡为其价值衡量水准、以现代电子传媒为主要手段、以城市受众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质的大众文化逐步兴起且已经形成。自觉地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课题。不可否认,大众文化反映着大众情趣,满足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着的文化需求,但是,在提倡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对待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受众消费、评价标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不能因为大众文化具有社会稳定功能而忽略其思想性、艺术性的提升,更不能忽略先进文化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精神构建和引领功能
  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化成果就是文学与艺术。文艺是个宝塔,宝塔的塔座里就是大众文化,对待大众文化理应提倡多样化,但是得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拆卸、消解甚至反对正确的价值取向。只要符合伦理道德底线的文艺,在这宝塔里都可有一席位置。宝塔的塔尖上理应置放那些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真正实现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的艺术上品。只有这样,位于塔尖的文艺才能起着引领文艺航程的作用。
  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如果把本来只有资格在塔座里面占一席位置的东西强行推到塔尖,而把应该在塔尖的先进文化挤到了塔座,甚至推出了塔身,连位置都没有了。这样一来,文化生态势必紊乱,文化航标势必偏离。
  不能片面地认为引领大众文化就是触动大众的文化利益,恰好相反,只有通过以文化人,把人的素质化高,才能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才能让人民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当前,有些理论者轻率地提出文艺不迎合观众迎合谁啊?乍一听,如果从二为方向之为人民服务维度来理解,似乎说得过去。但是,纵观历史,花雅之争古已有之,普及与提高更是时代命题。是让观众高攀,还是让拥有时代最为发达的审美思维文艺工作者去低就而丧失引领?这是任何一个文艺创作者都无法绕过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客观地说,观众的鉴赏水平并非整齐划一,否则鲁迅先生当年在仙台看电影也不会听到特别刺耳的万岁声。文艺创作也应当防止尾巴主义,文艺创作面向大众,为人民服务,并不是迁就大众、迎合大众。谁也不能否认,生活实际中存在着低级趣味,这些低级趣味有滋长土壤,有生存的物质环境,也反映了部分人的生理需求。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但文艺创作在主观上当然不能迎合这种趣味。那种认为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的口号是十分错误的,是庸俗的服务观。如果在文艺创作中一味迁就一些受众的艳情化、娱乐化需求,那么一些肤浅的作品只能使观众止于视听快感而无诗意美感。因此,由人民养育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来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实则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形式,而不是以迎合的形式来为人民服务。
  不能片面地认为利润方式是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认为文艺作品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利润越高、票房越多社会价值就越大
  我们常讲,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矛盾时,应当遵循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但客观地说,这一点,我们没有做到,至少没有全部做到。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势必导致创作上的盲目、传播中的倾轧、审美时的迷失。具体表现一是过分强调票房价值的唯收视率论,殊不知资本生产对于精神生产的某些部门,如艺术、诗歌从来就怀有敌意;二是过分强调观赏性而营造所谓的唯美奇观、视觉盛宴,殊不知浮动的电光声色侵扰了观众对艺术的从容接受和淡定浸润,当然也断难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相映成趣;三是在利润的诱惑下出现了盲目跟风、乱改成瘾、搓捏历史人物、嘲笑崇高精神,殊不知一些三俗作品往往抽空经典人物形象的精神内蕴,势必导致支撑民族精神大厦脊梁的坍塌;四是打着服务大众的旗号,使作品人物行走在个人经验的轨道上,殊不知一些作品往往绑架观众猎奇心理赚取票房,使作品刻画人物性格醉心于恩格斯当年批评的那种恶劣的个性化、畸形的细节描摹、软乎乎的幸福显摆,把个人上午偶然际遇说成历史的必然归宿。
  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应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而要真正实现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就必须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也必须依靠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党纲政纪保驾护航。只有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领人、塑造人,才能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能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越、经济强大、社会和谐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