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人才,文艺事业繁荣的希望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董大汗 王春梅 乔燕冰 王新荣 时间:2011-08-09 【字体: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青年和人才培养的论述在广大文艺工作者中间引起强烈反响。本报专访了文艺界、学术界人士,大家纷纷表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由于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前仆后继、挥洒青春,中华民族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生机勃勃。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青年问题这样特别表述。历史和实践也反复证明,青年始终是推动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继承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正是因为有了亿万青年的参与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愈加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用青春书写大历史
  我们党90年走过的伟大征程,就是一首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青春之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周学馨这样说。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青春之歌的旋律始终是时代的最强音。1919年,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广大青年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打上了青春的印记。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有28岁。革命战争时期,一大批青年坚守为民谋福祉的理想信念,为建立新中国奋勇向前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青年焕发出巨大的建设热情,为建设新中国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他们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己任,在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勤勉工作,开拓进取,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青春乐章。
  而在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过程中,青年以特有的青春气息和激情描绘着文艺灿烂的图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青年文艺工作者年富力强,思想敏锐,是我们文艺事业的未来。的确,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以饱满的创作激情、艰辛的创造劳动、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讴歌党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他们活跃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正逐步成为代表不同思想文化的先锋力量。与此同时,在各种文化惠民活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等专家看来,青年文艺工作者不但有激情、有活力、不怕失败,敢于突破常规、超越前人;而且强调自身价值,善于抓住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彭吉象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正是基于此,这对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团里很多一线演员都来自农村,没有党和国家对文艺人才的重视,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文艺人才政策上的扶持和倾斜,我们这些青年演员是不可能登上艺术舞台的,同时少数民族艺术也不可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作为一名80后舞蹈演员、四川省年龄最小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的张蓓蓓对国家历来重视青年文艺人才成长有着切身的体会,当前,全国各地各领域积极推新人、育新人,文艺界也通过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舞蹈荷花奖、青歌赛等各种比赛和评奖为青年人才崭露头角提供舞台。在此优良环境之下,我们这些年轻人接受着各种学习和锻炼,对党情、民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断地坚实着自己的臂膀、充实着自己的艺术,让自己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更加有用的青年人才。

  新时代提供大舞台
  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青年,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青年。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的战略思想,牢牢把握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指引青年健康成长,从而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生机勃勃。在此背景之下,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热情关心青年,正确引导青年,真心帮助青年,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为青年文艺人才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一直把发现、培养和扶持青年文艺人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举办研习班、座谈会、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文艺评奖等形式,为青年文艺人才的成长创造便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加强中青年文艺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2004年、2007年和2011年,中国文联会同中宣部、人社部,共授予140名文艺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自2005年以来,分别在安徽、河南、辽宁、青海、天津成功举办了5届,为中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文艺理论素养的平台,团结和凝聚中青年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加强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动了文艺评论工作的繁荣发展。中国美协于2009年启动的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作为一项面向国内中青年美术家的对外交流研修项目,每年选派约10名青年美术家(含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赴海外研修,旨在加强中国美术界与国际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和储备具有眼界开阔、修养全面的青年美术人才,从而为中国美术事业储备优秀人才,积蓄发展力量。中国曲协举办的全国曲艺精品创作班也已成功举办4届,学员中,半数以上是70后、80后的青年曲艺创作者,创作班的举办对进一步完善培养、凝聚、提升人才的激励机制,发展壮大曲艺创作队伍,推动曲艺创作繁荣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等表示,中青年艺术家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后备力量,我们就应为涌现青年人才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除了营造良好的青年文艺人才成长环境,各地在如何更好地吸引和扶持优秀青年文艺人才方面也积极作为。以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为例,截至2010年底,通过上海艺联申办获得国内人才引进《上海市居住证》的有299人,其中破格申办成功的有140人,占申办总数的46.8%。此外,上海艺联负责实施的上海市艺术专业中级专业技术水平认定服务平台自2009年启动以来,共有78人顺利通过艺术专业中级专业技术水平认定并获得证书。我本人就是受益者之一。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民营剧团工作,当时非常羡慕在国营剧团工作的演员,因为他们都有职称,而我们因为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不能进行职称评定。上海艺联出台为体制外人才评定职称的相关条文和举措后,我也报名参加了,并且通过了相应的职称评定。这给了我们体制外人才一个‘身份’,也给了我们做好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上海艺联的一名会员,著名青年魔术师傅琰东对上海艺联吸引优秀青年演艺人才落户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深表赞许,他认为,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吸引人才、扶植青年成才切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帮助作用,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新举措培养优秀人才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同时也需要青年一代的接力和传承。因此,加强青年文化人才培养,积极推出青年文化新人,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的迫切需求。当前,国家对青年教育的投入不断扩大,对青年艺术人才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要真正创造一个健康、综合、有层次的青年文艺人才培养体系,依旧任重道远。
  彭吉象表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青年文艺人才首先就要加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艺术教育对提高人的人文素质、想象力、创造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他建议,如果能在高考中加入10分的艺术试题,或许会对重视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很好的作用。
  谈到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正在给团里青年演员进行业务培训的中国曲协副主席、苏州评弹团副团长盛小云告诉记者,目前该团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后继乏人,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提到青年人才培养问题,可以说是点中了各行各业持续发展的要害。苏州评弹作为一个地方曲种,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青年人才接班,它将面临灭亡的危险。在她看来,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形成吸引人才积聚的良好氛围,艺术上可以清苦,但生活上不能没有保障,要让青年演员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其次,在艺术生态环境有所改变的情况下,必须人为地引进竞争机制,特别是奖优机制,以此鼓励青年演员尽可能多地参加演出,从而积累大量舞台演出经验,促使青年艺术人才大量涌现、早日成才。
  在体制机制上要为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铺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以青年书法人才培养为例指出,现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了艺术的健康发展,书法艺术也不例外,而书法研习需要较长时间的熏陶和练习,切不可急功近利。所以,国家应当尽量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安静的外部环境,使其安心于艺术。文化管理部门也应当在机制方面作更为深入的探索,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为符合艺术规律的道路,不要因为英语等科目的限制将专业素养高的苗子拒之门外。
  要虚心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向同行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潜心钻研,努力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更好的发挥青年文艺工作者在弘扬普及先进文化中的骨干作用。结合自身实际,张蓓蓓、傅琰东如是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