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传承创新 跨界融合呈现新面貌新趋势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欣闻 时间:2014-12-29 【字体:

日前在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为主题,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全面提升。文博 会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中心的优势资源,集聚和推出了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展现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传承创新、跨界融合的新面貌、新趋势,传 递了引领产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前瞻思想理念,彰显了开放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生命力。

汇聚原创品牌 提升产品品质

本届文博会内容生产、原创作品、自主研发、文化品牌占比大幅提升,显示出中国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品品质提升,企业文化创新力日益增强。

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园、安徽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等一批文化体制改革后的新型企业集团和产业园区,集中展示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新产 品,首都版权产业联盟与中国移动动漫基地达成战略合作并发布第一个合作项目BBC《布鲁精灵》。国际艺术授权展推出了大批原创品牌,中国设计“红星奖”年 度评奖揭晓,推出一大批自主创新的中国品牌。

首都剧院联盟成员139个剧场(舞台)推出的一批原创剧目构成了全国演艺中心示范,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打造的多台原创演艺剧目集中发布。 河北的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山水实景音乐舞蹈史画《印象野三坡》,原创京味综艺演出《四季北京茶》,国家话剧院与国际演出剧院联盟、壹仟零壹夜公司共同 运营的英国国宝级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新一代喜剧品牌“开心麻花”向影视领域拓展的第一部电影等丰富多彩的原创舞台剧、影视剧、网络剧目,展现了演 艺市场的繁荣。

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非遗成果

本届文博会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批融入时代精神,传承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产品作为主角登台,透视出中国文化市场的深厚根基和巨大空间。

来自全国多民族的差异性、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中国生产性保护的东方风范。工艺美术展馆汇集了百余件国家级精品和北京市工美大师的景泰蓝、珐琅、玉雕等工美金奖、银奖作品。一批“中华老字号”竞相亮相,升腾着中国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品牌底蕴。

差异化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追求。宁夏、新疆释放丝绸之路新能量,海南拓展海上丝绸之路,青海、四川专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 安徽文化科技融合特点鲜明……在台湾文创精品馆,台北、台南、苗栗3地的132家文创企业,通过茶香工艺、创意生活、益智设计、时尚品味四大展区,展示了 典雅、时尚、原创力十足的各类文创产品。首次在扬州分会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吸引了180多家文创企业参加。

搭建文化“走出去”平台

本届文博会汇集的文化“走出去”产品较往届大幅增加,交流领域和渠道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以演出剧目、影视、出版物为代表的融入文化内容和创意的出口产品均有所增加。

中文图书在海外发行表现不俗。中德对照版《老子》《论语》和英汉双语版《庄子》《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汉字的智慧》等上百种 图书,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全球魅力。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出版物已走进全球2000多所大学和1000多所中小学课堂,渠道覆盖五大洲79个国家和 地区。

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产品亮相

本届文博会产业跨界融合特色鲜明,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设计、文化与体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而催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比比皆是,一大批新兴文化企业登台,展现了跨界融合创造的产业新景观。

数字出版、数字发行深度拓展,知识产权出版社推出图书自助出版平台,实现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同步出版。移动互联成为一大亮点,微博、微信、微电 影以及APP体育休闲娱乐客户端产品、可穿戴式运动电子设备、体感运动、模拟运动设备等现代科技与体育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展现了“微市场”的广阔消费空 间。

银行、证券、信托、担保、保险等金融体系全面介入,为产业发展与升级提供了重要动力和发展空间。专门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众筹平台的“文筹 网”、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艺术品授权平台”、虚苑文化公司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北京创新工厂、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名城保护分基金等数十家文化 金融企业设立展台,主动介绍产品,并与文化企业达成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文化创意产业 新面貌 新趋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