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林旭 时间:2012-03-23 【字体: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努力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日益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劳动成本的提高、对资源消耗的管控、市场需求的弱化,都会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增幅的下降,并最终进入到一个平稳运行期。所谓平稳运行,既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常态,也是多数发达国家早已进入的状态。这种状态需要诸多因素予以保证,其中包括良好的国家政治、法制环境、民生福利、教育水平、国防安全和科技创新力。而这一切的根本保证都来自于国家的一种内力,这就是文化。作为一个多年从事艺术工作并致力于公共外交的文化工作者,我想就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在这里谈几点看法。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前提是卓有成效的本土文化普及
  要成功地向外部介绍一种文化,传播者首先要熟悉和热爱自身的文化,但目前我们的文化在本土传播方面明显不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深谙传统文化的学者和传播者。
  多年以来,我国的境外文化传播模式存在着思路、品种和手法上的三个单一问题。我们能够向世界提供的往往是武术、杂技、舞狮、方块字、唐装汉服等文化视觉感受,传播形式流于概念化和表层化,难以企及中国文化的价值内涵。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尝试把易经、诗词、风水学等传统文化符号介绍到国外,但同样不能产生深入人心的传播效应,最多让外国人觉得好看、热闹,留下的影响无非是:中国人能打,中国人手巧,中国人耍杂一绝,中国人思想深奥,仅此而已。
  很多人把上述的三个单一归结为手法和思路上的问题,但我认为这种现象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存在着密切关联。
  要成功地向外部介绍一种文化,传播者首先要熟悉和热爱自身的文化,但目前我们的文化在本土传播方面明显不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深谙传统文化的学者和传播者。国内某网站曾做过一个有上万人参与的民意调查,其中有近70%的网友表示他们是通过自学来了解民族文化的,这一事实反映出了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的薄弱。文化在本土推广尚且如此,国际传播就更难有效展开了。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会加快我国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上的节奏,同时也难免使得一些文化行为被急功近利的动机所左右。功利地对待文化,必然导致文化研学的肤浅,而文化研学的肤浅,又必然导致文化交流的肤浅。
  当前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明显带有着功利的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在侧重于应试和谋职的教育体系中,学校往往会比较重视外语以及有助于谋生的实用类科目的教育,而忽略了与道德、情操、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密切相关的国学教育。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财富,需要广大民众熟悉它、亲近它、发展它。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制定在国内普及国学的长期战略和周密计划,需要建立由政府和民间共同促进的专门机构,还需要建设起一支深谙国学、能够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文化语境、致力于传统文化在国内普及的人才队伍。总之,要让别人接受,自己先要喜欢;要教授别人,自己要先悟透;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缸水。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意图不仅要包含输出也应包含融入
  就文化的全球互动效果而言,我们最现实和最本质的成功不在于国外照学照搬了多少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在于世界文化在发展中吸纳了多少中国文化的精神。
  世界越来越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越来越需要向世界说明自己。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对世界的影响程度,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体现,而在软实力的展示方式上大体上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是简单输出型的本土文化传播;第二种是在对世界主流文化的追随中扩大本国的影响力;第三种是融入世界主流文化,达到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融合。
  在这三种选择中,融入才是一个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最高境界,应该成为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基本出发点。
  具体一些说,在文化传播的内容选择上,我们应该越来越多地考虑超越国界的多元文化因素。以前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而现在则应该说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前者适用于全球一体化的局面出现之前,表明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后者适用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说明各国文化需要在世界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归属。只有融入世界文化,才能够影响世界文化的演进。不同的文化走到一起并互相了解,这是相容,而不同的文化融汇在一起,这是相融。只有达到相融,各个国家才能突破彼此之间的传统藩篱,找到共同的文化语言。也只有实现了相融,中国的文化才能在世界产生持久和积极的影响。
  我们经常会以美国电影为例来描述西方的文化输出现象。但是人们经常忽略了一点:美国电影的成功并非仅仅在于依靠技法和故事来促使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它还包括了一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努力,那就是通过在电影中积极吸纳和展现各国文化的精髓元素来扩大其产品的受众范围。例如在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中,美国艺术家对中国元素的钻研深度和展现手法事实上已经超过了一些中国艺术家。更展开一步看,美国文化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全球多元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
  就文化的全球互动效果而言,我们最现实和最本质的成功不在于国外照学照搬了多少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比如有多少人开始穿起了唐装、听起了相声、练起了书法),而在于世界文化在发展中吸纳了多少中国文化的精神(比如有多少人在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的音乐、电影、小说、美术作品中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哲学和审美)。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确立一种容易被外界接受的基本姿态
  我从多年的对外艺术交流中深切感到,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对于推广中国文化是何等重要。第一,不以大文化和优秀文化自居;第二,尽可能地学习和吸纳国外的文化精髓。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卓越,生命力是否强大,首先需要由这个国家在历史演进中的发展成就来佐证,其次需要由外部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趋同来佐证。
  现在,中国再度振兴,经济再度繁荣,为我们文化的再度繁荣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性机遇,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以什么姿态向世界展示自己至关重要。我们的学者经常说,世界应该从中国文化中吸取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境界、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世界大同的人文追求听上去好像这些精神财富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并因此得出结论:世界文化的发展最终要在中国文化中找到归宿。
  这样的自我定位是否有利于帮助我们把中国文化推介给世界其他国家?事实上,无论是在国外哲学家的思考中,还是在各国的社会实践中,我们都会发现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近的一些理念及其实践。发达国家的环保更多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欧洲在政治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试验,在践行大同理念这一方面更是远远地走在了亚洲的前面。有鉴于此,我们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如果抱定成为第三极的目标和渊源深厚的文化优越感,如果只准备把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在全球推而广之,将不利于取得文化传播的实效。
  我从多年的对外艺术交流中深切感到,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对于推广中国文化是何等重要。无论是和国外的同行进行交流,还是向外国元首介绍中国艺术,我都秉承着两个宗旨。第一,不以大文化和优秀文化自居;第二,尽可能地学习和吸纳国外的文化精髓。
  我们要有谦虚和学习的态度,事实证明,这样的定位容易使受众接受我们的文化传播者,也容易对我们的文化产生具有包容性的印象,从而对我们的文化产生兴趣。我很赞同国内一位文化学者的以下观点:文化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是人类共同的精神价值。在这一点上,中国文化不具有终极意义上的特殊性。任何再古老的文明,都会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人类共同原则的筛选,并把自己的优秀成分加入人类大文化。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建设点面结合的大系统
  所谓面,我认为就是在大范围内保持长期运行的常规工作。所谓点,我认为是培育具有文化代表性的事件、品牌和人物,以重点投入引发关注,制造和扩大影响,带动面的动作和影响。
  在推动文化走向世界的努力中,我们准备做什么,做多大,在何时达到何种规模和效果,这是我们对大战略的思考;在明确战略的情况下,我们还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这是我们对一个大系统的思考。如果用火车来举例,大战略就是要明确火车的目标和路径,大系统就是要解决火车的制造和驾驭。前者保证方向正确,后者保证达到目标。
  在大系统的建设方面,我认为需要一个点面结合的构思和设计。所谓面,我认为就是在大范围内保持长期运行的常规工作,比如我们要激励和引导文化工作者在文化的产品和传播形式上进行创新;培养具备多元文化知识结构和国际化视野的文化营销推广队伍;加强我国驻外文化机构的设立及其文化传播作用的发挥;引导和支持各国的优质文化单位开展中国文化的传播业务;帮助民间拓宽文化事业融资渠道,壮大民间的推动文化事业的必要资本;支持海外华人在境外从事或参与中国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
  所谓点,我认为是培育具有文化代表性的事件、品牌和人物,以重点投入引发关注,制造和扩大影响,带动面的动作和影响。
  为此,我们要针对境外特定地理区域、特定目标受众和特定文化范畴来开展事件营销,以期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一地点或区域产生较大的文化影响(例如在国外举行中国文化年、文化周等活动),并注意把一些单一事件整合成有较大影响或持续影响的大事件或序列事件。
  面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不足的现状,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至关重要。制定品牌战略,首先需要细致和深入的文化梳理,选择文化特色最为鲜明,同时又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容易为国外所理解和接受的文化产品加以塑造、宣传和传播。如同说到动画就让人想到美国的迪斯尼一样,我们也需要建设一些让各国只要一提及就能想到中国的卓越文化产品。
  成功的文化品牌往往和品牌的形象代表人物相关。杰出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成为本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比如李小龙成为了中国功夫的符号,莎士比亚代表了英国戏剧,海明威促使欧洲接受了美国文学,泰戈尔让世界认可了印度的诗歌和哲学。我国目前缺乏能够引起国际关注的文化桥梁性人物,获得国际认可和欢迎的文化名家就更少了。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投入地打造一批和中国文化品牌相对应的,国际大师级的创新领军队伍,借助他们的国际影响力,以点带面地推动中外之间的文化沟通、理解和融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