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事 身后名

来源: 作者:侯龙柱 时间:2011年09月25日 字体: 浏览次数:

老张是某街道的书记,他曾是我的上司,他虽文化不高,但为人爽直、廉洁。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个物质缺乏、买什么东西都需要凭票证供应的年代。一天夜晚,单位职工老陈到他家里拜访他,说是拜访,其实是有求于他。老陈家庭生活困难,碰巧那些日子家里小孩又生了重病,要求书记给予补助,张书记听后非常同情,答应了他的要求。他临走的时候,书记发现他的厨房放着两条咸带鱼,书记沉着脸说:“请把东西带回去。”老陈说:“这是一位亲戚昨天从家乡带来的,没有什么可孝敬您,只不过是顺手牵羊。”书记再三推托,老陈还是执意要把东西留下。书记终于下了“最后通牒”:“如不带走,我明天就把咸鱼拿到单位。”老陈还是认为书记说的是客气话,不把书记的话当一回事,空手而归。

第二天,书记上班就召开职工大会,特别强调干部职工办事要廉洁、公正,要堂堂正正做人。最后他说:“昨天晚上,有一位职工到我家要求帮助他解决家庭困难,走时留下两条咸鱼,今天,我给他带来了,下班后,请他不要忘记带回家……”人们一阵骚动过后,脸上都带着赞许微笑。

上世纪七十年代,街道响应上级的号召,派员到青年农场支援,书记觉得老林有工作能力,当场长比较合适,委以重任。老林到了农场,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干,很快把一个青年农场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收割的季节到了,老林念念不忘书记的栽培,他知道书记患有胃病,口粮不够吃,经常买地瓜吃,特地叫场员小李送一袋大米给张书记。

那天晚上,小李找到书记的家。书记住在三楼,小李边上楼走边喊:“张书记,张书记。”张书记听见喊声,开门出来看,只见小李气喘吁吁扛着一袋大米上了三楼的楼梯,他问明来意后,脸色一沉,声音高八度,“回去,回去。”小李以为他是说客套话,继续往上楼走。书记这一下可发怒了,他说:“你再不回头,我明天就开大会点名,上次“咸鱼事件”你难道忘了……”小李无奈掉转了头。

张书记离开人世已经多年了,去年春节前夕,街道领导到他家对他的家属进行慰问。街道的新书记关心老张儿子的近况,老张的妻子说,小张原单位船厂已经破产,他也下岗多年,已另谋职业。老张生前我曾要求他把儿子调到街道,那时调动工作还比较容易,可是老张说,身为书记不能搞特殊,否则就会失去民心。领导充分肯定老书记为街道所作出的贡献,要大家学习老书记的廉洁、正直、公而忘私。在场的人心里都充满崇敬之情。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